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领导权力的"两重性"、委托过程、运行过程都决定其需要人民群众进行监督.目前存在的问题有:对人民群众透明度不高、领导干部不愿接受监督、群众的监督意识不强等.人民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保障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党务、政务公开制度,人民群众参与制度,人民群众监督制约机制,责任约束机制等.只有监督的客体与主体达到统一,才能实现有效监督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论群众在监督机制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腐败,没有权力的监督必然流于形式;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已为古今中外严酷事实一再证明。近些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加强反腐败的力度,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坦反腐败斗争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寻根溯源,监督不力,尤其是忽视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从而影响其它监督机制作用的发挥值得探究。一、群众是监督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是植根于人民,与人民群众共同奋斗,以为…  相似文献   

3.
群众监督是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显著特征和重要属性,是社会主义权力监督体系的基础.目前,我国在群众监督意识、政府信息公开性、群众监督法律法规的完善、群众所反映问题的处理等方面,存在一些制约群众监督的因素.加强群众监督,要从强化群众监督意识,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与群众监督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群众监督所反映问题的处理力度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认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接受监督,否则就要犯大错误.监督来自于党内、群众和民主党派等三个方面.他要求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约束执政党各级领导的权力.当前腐败现象的蔓延暴露了监督执政党机制中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对权力的监督十分乏力.因此,必须以邓小平监督思想为指导,建立对执政党及其领导成员有效监督的新机制,包括建立对权力授予的监督机制、改革执政党自身的监督机制、探索群众监督法制化的有效途径等,以期对执政党各级领导人的权力起到切实有效的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不想腐败”,这是当前常见诸报端或领导人讲话中的提法。这一提法如真的能变为现实,那将是我们廉政建设的重大成果。 监督,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因为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因此人民就有权力以各种形式监督干部,要求干部必须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这种监督不仅是对干部的爱护,更是人民群众对自己利益的维护。从反腐  相似文献   

6.
群众监督是我国监督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监督形式,但受机制不健全因素的影响,群众监督的应有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出来。要把群众监督落到实处,必须建立健全群众监督的相应机制。这些机制包括教育机制、权力机制、动力机制和保障机制等。要通过建立健全教育机制,培养群众的监督意识,增强群众的监督能力;通过建立健全权力机制,使群众的知情权得以充分实现;建立健全动力机制,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建立健全保障机制,确保群众的安全与自由。  相似文献   

7.
公共权力机关的直接自利、公共职能的大范围垄断和权力运行过程的高度封闭是公共权力走向腐败的三个基本条件.这三个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如果被合法化并且发展到极致,都足以使任何监督完全失灵.防治腐败的有效之策就是将公共权力包括相关的公共利益、公共权力部门从神坛上请下来,改革公务员任用方式和工资福利支付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有序政治参与,最大限度地推行政务公开等.  相似文献   

8.
作为国家专门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同样也需要外界特别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出台,有利于改变监督权只属于国家专门机关的传统观念,强化人民参与监督的意识,使人民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自觉履行和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反腐败斗争中具有重要作用的人民群众监督,是民主社会独有的一项治国战略。但目前还存在人民不懂监督、不能有效监督、不知道如何监督、不敢监督、不愿监督等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一步完善监督机制:推行公开办事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改进公民举报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强化舆论监督机制,保障人民群众的批评权;规范网络监督机制,开辟有效监督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0.
遏制和消除腐败 ,必须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要把好用人关 ,按照严格的标准和完备的程序用好人 ,是加强权力监督和遏制腐败的重要前提。消除腐败根本在法制 ,必须有健全的法制和果敢的执法力度。共产党是执政党 ,加强党内监督是关键环节。同时要加强权力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把多方位的监督都搞好 ,权力运行才能进入健康轨道 ,腐败才能被遏制直至根除。  相似文献   

11.
反腐败的关键在于各国的行政监督制度建设。英美两国作为议会制与总统制的代表,又同为西方重要民主国家,在权力制约与法治方面可谓不遗余力,两国在行政监督制度建设上亦颇有各自的特色。有鉴于此,试对英美两国的行政监督制度做出比较分析,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以期能对我国的行政监督制度的建设有些许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金融监管模式法律定位是指在法律上对金融监管组织机构作出的明确界定和权力安排,它遵循与经营模式相适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先进性的原则。我国立法应针对当前多元、分业监管模式在法律定位上的不足,建立和完善对金融监管权力制约的有效机制和实质性的协调机制,对混业经营监管权力重新配置。  相似文献   

13.
权力腐败及其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腐败是权力的异化 ,在现代社会中 ,“腐败”一词常作为“权力腐败”的代名词。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它是权力者、权力的对象和权力所处的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监控不力、惩治不严是权力腐败产生的主要原因。法律监督机制是一个有机的开放系统 ,它包括防范机制、监督约束机制、惩治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它们构建了一个全面、协调、有效的反腐败机制。因此 ,完善反腐败的法律监督机制 ,有利于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赖以滋生的土壤 ,最大限度地遏制腐败。  相似文献   

14.
列宁对法律监督的价值意义、制度架构进行了系统的阐发。在他看来,为了保证法律在全国的统一实施,必须建立以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为主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监督机制;法律监督机构应该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并享有与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平行的宪法地位;为了从组织上保证检察机关独立行使职权、防止和克服地方的影响,检察机关应该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内部实行垂直领导原则;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权包括对一般社会主体的违法行为的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行使职权行为的监督;法律监督机关只拥有代表国家行使控诉、检举的权力,而不能行使决定制裁、处罚的权力。这些法律监督思想具有丰富的法治意蕴,对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制度的建设以及检察体制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群众利益观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也是一个政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动力和源泉。能否始终做到代表最广大群众的利益,事关党的兴衰成败;执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更好地维护群众利益,就必须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监督是保证权力正确运行的必要手段之一,其目的在于促使执政党用好权、掌好权,充分体现广大群众的意志,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民事再审与审判监督的关系被立法的"监督情结"和国家本位主义扭曲,呈现出审判监督权的过度发达和再审诉权的缺失,违背了民事诉讼的规律.修订立法时,应当辨正二者之关系,取消由法院内部职权发动再审的"审判监督",将检察院的抗诉监督地位界定为当事人申诉案件中的"公权发动再审者"和公益再审抗诉案件中的"中请人或原告",在制度上区分当事人"再审诉权"性质的"中请再审"和"检举控告裁判人员违法失职行为"性质的"申诉",以期解决现实中"再审无限"和信访成堆的难题.  相似文献   

17.
监察制度是对行政权力实行监督、制约的一种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同民族国 家的监察制度有其共同点。但是,中西古代监察制度是在不同历史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两大不同体系的 监察制度。因此,这两类监察制度在产生的时间和结果,行使监察权的主体和客体,所依据的理论,实施程序和惩 处方式,以及制度的性质诸方面存在各自的特点。比较中西古代监察制度,对建设我国当代的政治文明具有深刻 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党政干部的权力运用,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权力的滥用,是导致腐败难以遏制的根本原因。反腐倡廉能否取得成效,就取决于对党政干部运用权力的过程实效的监督。本文就此从法律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法治对民主监督的实施具有重大的保证作用, 因为法律是促使权力主体自我约束的强大威慑力量, 是提高监督行为的权威性、准确性的重要条件, 是监督行为程序化的根本保证, 是行使监督权力的可靠保障。要创造民主监督所需要的法治条件, 就必须加强民主监督方面的立法, 强化监督主、客体的法律意识, 提高监督主体的法律素养, 保证监督者和被监督者在国家法律和监督法规面前人人平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