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表现为制度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大致包括制度的确立、宣传与内化、执行等环节。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教育思想是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进步这一视野来看,邓小平教育思想表现在以下方面: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必备条件;"三个面向"是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培养"四有"新人是社会进步的保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把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并将其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进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教育公平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公平是一个历史的动态概念 ,具有多层次性、相对性和区域性特征 ,是一种价值取向和制度规范。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地区间、城乡间教育上的差异。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结合各类教育发展实际 ,将其置于社会发展过程和教育体系中。实现教育公平有赖于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4.
论法治国家目标与社会保障法制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保障是与市场经济伴生的一项制度 ,它是市场经济国家为解决“市场失灵”、达成均富社会所采取的途径和做法。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实现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 ,这一点与法治国家社会正义的目标是一致的。而社会保障制度的确立和实施 ,必须借助于法治国家之下的法律制度化。惟有社会保障法制化 ,才能使社会保障制度有效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提出环境教育,即注重人文生态的培养,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目的是从教育的本质出发,针对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提出应对措施,使高等教育在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与改革前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一方面,我们应在一定范围内实行排污费改税,另一方面应对现行的排污收费制度的立法加以修订和完善,使之符合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隐性课程"是指为了实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目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特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活动,通过受教育者自身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在受教育者民族团结进步意识培养和行为规范形成过程中起到潜移默化作用的教育因素的总和。民族团结进步隐性教育可以分成四个层面:即精神层面的隐性教育(Spirit)、环境层面的隐性教育(Surrounding)、第二课堂层面的隐性教育(Second Classroom)以及制度层面的隐性教育(System),它们共同构成了"4S"隐性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制度伦理何以可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把一个还不是专门概念的教育制度伦理问题做专门研究是有一定风险的,但却是有意义的.教育制度伦理是指存在于教育机构系统和教育规范系统中的伦理原则,这种原则只有在现代社会中才能形成并不断完善.伦理和教育在宗源上的旁系关系使它们无法分离开来.各种应用伦理学的诞生与发展,证明了教育制度伦理存在的事实合理性,而教育对社会和人生的影响及教育本身的不完美,说明了教育制度伦理存在的价值可能.  相似文献   

9.
斯宾塞教育思想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宾塞是近代科学教育发展史上的杰出代表,他提倡科学教育,反对古典主义教育,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以及教育对科技振兴、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他反对国立学校制度,提倡个人主义、放任主义,反对普及工人教育的主张以及坚持不可知论、庸俗社会进化论的哲学思想又是应该批判的.客观分析斯宾塞的教育思想,对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教育、科学技术和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即班级授课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封建社会是采用个别施教。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工商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教育部门生产出各种类型的、各种规格的劳动力,这就使担当劳动力再生产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增加教学内容,扩大教育对象等问题,受教育与社会劳动再生产的关系的规律所制约,班级授课制度应运而生,十七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对它进行了理论的研究总结,并写进了《大教学论》,从而使这种制度确立下来。此后,杰出的教育家们,如裴斯塔洛齐、第斯多惠、乌申斯基、布纳柯夫、克普杰列夫等对课堂教学都做了有价值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在教育发展史中,任何一方从未因另一方的盛行而消失,而是一定历史阶段一方从属于另一方存在。二者在此消彼长的状态下保持着平衡,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理应在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的杠杆中找到适切的契合点,使二者合理并容,达到和谐统一。这对于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理论创新是引领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毛泽东的理论创新使中国革命赢得了胜利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邓小平的理论创新使中国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 ,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江泽民的理论创新使中国社会发展全面进步 ,证明了社会主义事业充满生机、活力和希望。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契根据艺术是现实的反映去理解艺术的价值和作用。他否认艺术功能的两个极端的观点。他既反对康德学派所坚持的认为艺术的实质独立于社会利害关系之外的观点,也不同意进步的艺术必须以教育为目的的看法。卢卡契强调的是,现实主义艺术对社会功利关系有一种间接的但却是实质性的影响。艺术如果过分强调其教育作用,会使作品成为某种抽象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学生分配制度改革,也必将中专毕业生推向了激烈竞争的社会市场.这种变革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无疑是一种进步.但不少学生因习惯于传统的分配就业制度而很难适应,思想上失去了依靠,心理上失去了平衡,就如一贯扶着拐杖走路的人丢失了拐杖一样.东倒西歪,无所适从.一、认清竞争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竞争是社会发展动力,也是个人进步的动力,社会越发达,竟争则越激烈.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和发展,其竞争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增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教育无一例外.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培养的同时,应不断教育他们,认识竞争的必要性,认识竞争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使他们在走向社会以前就建立起竞争的观念和竞争的信心.二、加强对学生机遇和风险共存教育在竞争的社会里,对每一个参与竞争者来讲,成功和失败共存,机遇和风险共存,二者成为矛盾的统一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失败和挫折有其必然性,又要作好失败和挫折的思想准备.做到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胜不骄,败不馁.抓住机遇,努力奋斗,成为一名成功者.三、加强理想与现实相统一教育教育青年学生要有理想,有奋斗目标,但不能是单纯理想主义者,理想主义者往往脱离实际,过高地估计自己,以很高的期望值要求客观实际,因此  相似文献   

15.
有人认为进步教育协会的解散和它的机关刊物《进步教育》的停刊,标志着美国进步教育的结束。他们认为美国教育目前强调:(1)工艺学在教育上的应用;(2)学校课程的组织;(3)学术性的学科——科学、数学和外语。我认为进步教育并没有过时,因为进步教育的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康兹和波德等人所提出的问题——教育的目的、基础和内容——都是些基本的问题。克伯屈的信念是强调学习者的潜在能力;康兹强调教育在社会变化和改革方面的作用;波德认为民主的价值是一切问题的中心;杜威把个人、社会和哲学基础协调起来。进步教育领导人提出来的这些问题和试作的答案没有过时。赞成工艺学、课程组织和学科结构的人们早晚要面临进步教育家所提出的问题和考虑他们所作的答案。他们的工作必须同进步主义运动的学术领导人所讨论的问题取得协议,因为这些问题同教育的目的、学校教育计划的基础和学校应教些甚么是有关系的。进步教育从来没有大规模地试行过。过分忧虑的掘墓人将会发现,进步教育家所提出来的问题和所作的贡献迟早会以现代教育的新建议的形式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国家利益必须得到重视,作为国家基本国策的教育不能仅仅以市场为导向。公平竞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教育必须厘清教育平等与教育公平之间的关系,提倡教育的公平竞争。普通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分流是在平等基础上提倡务实和竞争的合理教育制度。大众教育与英才教育相结合,是建设公平社会、提高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7.
岭光电是积极追求彝区社会进步的彝族末代土司,在他的管辖内进行了十三年的社会治理实践活动,并取得了积极的效果。他认为社会要进步首先争取"人"的进步,而"人"的进步需要发展教育,发展教育需要文化知识作为资源。其中教育在社会治理中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和切入点,也是促使人、文化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点。所以,岭光电通过开办学校、说教和著述等途径把"现代教育"与彝族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在对"人"进行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社会改革,促进了彝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岭光电在彝区尝试了一种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双语教育和社会治理方式,对当下彝区社会治理和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是一种形象的比喻,意即教育的塔形整体结构的最底层,在我国一般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级中学阶段,它是国家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定阶段。基础教育的另一重要内涵应该是:它不但是各类教育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文化、科学技术、民族素质赖以生存、延续、进步和兴盛的基础,进而也是这个国家、民族、社会赖以生存、延续、进步和兴盛的基础。社会之所以需要教育,是因为教育有其特殊的功能,即让儿  相似文献   

19.
教育测量一般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绩、学习能力或个性特征等一种量的测定。教育评价是根据已定的教学目标来判断学生在多大程度上完成或达到了这个目标的一个系统的估价过程。 教育的目的旨在培养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每个社会的教育都要考查其教育效果,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考查方式,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考查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一、测量的起源与兴起 早在 2500年前西周(公元前 11世纪-公元前771年)就有了考试的雏形。当时虽然没有“考试”一词,但有考试的时间、内容和目的。随着时间的推进…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教育思想在进步主义同保守主义及本质主义者之间的论战中受到了讽刺。这是由于他的著作中的某些含糊所引起,或是因为我们从一个不同于杜威写作时的社会和学术环境来阅读他的著作而引起的。杜威在大学时,是黑格尔的信徒,后来他摒弃了唯心主义而发展他自己的实用主义自然主义的思想方式。由于杜威写了不少关于教育方面的论著,使他在许多教育部门和教育学院里成为一个权威。他对美国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的影响最大。杜威成功的理由是由于他主张把教育同文化结合,学校同社会实际生活结合,并建议把学校看作是社会的建造者。他指出二元论思想对社会和个人的损害,主张一切个人要求和兴趣都要服从社会利益和批判理智的判断。他把教育同科学方法相联系而不同任何偏见,宗教或形而上学相结合。与其说杜威是进步教育运动的领袖,不如说他是这个运动的批评者。他重视个人才能的发展,但在处理上同进步主义者有区别。杜威教育思想中的个人主义和社会主义因素在他学术生涯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重点:最初他认为整个社会生活的最终目的和评价在于培养社会个别成员成为完人。1928年访问苏联后,却转为倾向社会主义。他主张教育工作同社会运动和社会纲领结合起来,但又警惕到教育受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党派精神的侵蚀。作为人文主义自然主义者的杜威思想可能比作为社会实用主义者杜威的思想来得经久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