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作为新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日益严重,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对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致使农民失去土地后面临严重的生存风险,同时也带来了权益缺失救济的困难。因此,根本的问题要从法律制度层面入手,针对失地农民权益保护的具体要求,健全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与保障机制,为失地农民的权益保护提供法律支持。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征收农村集体土地越来越多,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失地农民权益遭受侵害既有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征地制度的制度根源,也有体制根源,要重新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法律制度,保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城市化在改变传统社会生产方式的同时,也造就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劳动权益屡遭侵害,政治权益难以实现,社会权益得不到尊重,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十分严重。本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权益遭受侵害的现象,探讨了农民权益遭受侵害在法律方面的缺失,进而从法律的角度提出了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指出重新定位政府角色,保障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当前,应围绕失地农民的生存权、就业权、社会保障权等方面,克服现有法律规定的缺陷,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的土地被大幅度征用,失地农民随之应运而生,他们的权益因法律规定不完备、保障机制不到位、法治意识不健全等法律缺陷的存在而无法保障.失地农民失去了生活的依托、失去了就业的机会、失去了诸多的权益.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已经成为当前的社会问题之一.文章从探究失地农民的法学概念入手,通过分析现行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缺陷,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征收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越来越多。在征收过程中农民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农民作为弱势群体,其利益必须受到保护。文章分析了我国征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失地农民权益遭到侵害的根源,并提出了几点保障农民权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征用规模的扩大,出现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利益某种程度得不到保障。以安徽省蚌埠市仁和村为例,从失地、失业、失保、民主权益等方面总结了失地农民的困境表现。分析原因归根结底是当前有关制度不完善,漠视农民的利益,甚至是侵害农民的权益,以及农民本身权益意识的缺失。拟提出几条措施和建议,以让失地农民也能分享城镇化和工业化带来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征地制度在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法律框架下不断演进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我国现行征地制度仍存在着征地权扩张、征地补偿标准低、征地程序不规范、征地收益分配不均等突出问题,严重损害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因此,今后应当严格界定征地权的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程序、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大量土地被征收,在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切权益,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为了保证城市和谐稳定的发展,保证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完善土地补偿制度,同时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我国还没有单独的农村土地征收法律法规,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安排导致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背离于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等情况,指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亟待变革,提出了城市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征收法律制度完善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是中国农民最重要的土地权利之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出现了宅基地闲置和宅基地私下流转的矛盾并存现象。因我国现行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法律制度不健全,行政监管混乱以及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等原因,导致农民权益受损。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改革,既要考虑既利于农村土地资源的节约利用,也要利于农民权益的保护,包括改革流转过程中的取得、登记制度,应重点把握具体流转制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受损现象实际上是深层次的权利失衡的结果,农民失地是现象,农民失权才是本质。因此,保障失地农民权益就必须深入剖析我国的农地制度与体制缺陷,从根源上寻找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路径,改革农地产权制度,重构政府在征地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并逐步强化农民利益集团的表达力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14.
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是农民权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农民家庭及子孙后代长远的生产发展权和生活福利权,是涉及诸多关系与矛盾的综合性制度和政策问题。以我国土地征用制度对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的影响为研究对象,揭示现行制度下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受侵害的症结,认为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缺陷是农民非农用土地经济权益受损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社区发展是和谐社会构建中重要内容,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为农村社区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和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在保护农民权益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护农民权益是建设农村社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农村社区发展又是保护农民权益的目标和归宿。在我国目前新农村社区发展中,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保障服务和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得新农村社区发展受阻。为此,完善根本的法律制度体系,大力促进社区发展,是农民权益保护的基本路径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完善征地制度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征地制度存在着“公共利益”界定不明确、征地程序不完善、征地补偿标准偏低以及土地补偿费分配不合理等弊端,产生了失地农民心理压力增大,生活、就业、养老和健康无保障等问题,失地农民合法权益受到极大损害。因此,应该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范围,完善征地程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扩大征地补偿范围,合理分配土地补偿费用,重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加强就业培训,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护失地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17.
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治理,引导农地经营权的有序流转,是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根据诺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对现阶段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下交易过程产生的成本进行了分析,并据此从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治理制度安排方面提出以下改进建议:第一,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在强化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同时,完善农地经营权流转监管的法律制度。第二,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机制。在供求机制上,一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另一方面以农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创建多种形式的土地托管、股份合作办法,以激活供给侧。在竞争机制上,建立土地价格评估机制,发展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第三,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立土地托管和土地股份合作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8.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切实维护、保障广大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用核算方式不合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行使主体不明确,针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失地农民的法律救助制度不健全,直接导致了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缺失。为了使广大失地农民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要通过"优化核算方式,规范征用程序;明确产权主体,厘清法律关系;健全社会保障,维护基本权益;完善法律援助,健全司法救济"等措施来最大限度地维护、保障与增进广大失地农民的权益,真正实现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有序、农村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民国成渝铁路土地征收问题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6年成渝铁路征地工作开始,为了顺利实施土地征收,四川省政府特别设立铁路征地机关,并制定了组织章程、征地程序和土地补偿标准等,至1937年底征地工作基本完成.从征地的行政补偿与实际行政程序来看,存在着严重失衡与失位,造成被征地人的利益受损.  相似文献   

20.
婚姻变化中的妇女土地权益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婚姻变化中的妇女土地权益受侵害问题仍较严重,其危害极大;我国法律对农村妇女的土地权益作出了原则的或专门的规定,但还不够统一、完善;要切实保护农村妇女土地权益,还需继续完善立法,加强执法,提高农村妇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