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实践性是社会工作专业的核心特质,社会工作理论试图将专业理论建构与干预方法的实践性结合起来。研究从实践逻辑出发,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做出另一种阐释,认为其经历了病理学实践取向、社会与结构实践取向和生态增能实践取向三个逻辑转向阶段,这种发展逻辑展现出社会工作理论的应用张力,为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国际视角。根植于西方社会价值与文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在中国的实践运用中依然面临着诸多的困境。研究尝试以互构为切入点,从文化、制度和实践激活三个角度构筑一个能动的、生态的本土化交互策略,挖掘中国社会工作本土的实践智慧,提出了一个以全球思维和本土行动为核心的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和提高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主要途径,本文重点研究目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多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构建了基于“5”个实践教学环节和“4”个实践教学模块的“1”套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新体系,并提出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拓展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高实习指导教师实务水平等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海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上海X区青少年社会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的初步成果。全文从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历程、初步成效、反思等方面对行动研究项目作了介绍。在总结了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建设的行动研究四阶段特征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建设必须与社会工作知识观、社会工作服务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管理机制的不断改善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能否被称为一门科学和一种职业?它的科学属性和社会功能是什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社会工作进行以下理论阐释和科学定位:社会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化反思科学,也是一种反思性职业。社会工作科学/理论属于反思理论,有别于常规的科学理论。基于这一科学理解,反思性社会工作认为,处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地位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专业行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只能通过“专业行动”得以体现。而“专业行动”受制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结构条件,构建专业行动“质量”的决定性核心要素是“反思性专业性”,它强调一种辩证性、结构性、系统性、互动性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比如“相对看待知识与能力”“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互动”“辩证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在社会环境框架下理解案例工作”的反思视角。由此“反思性专业性”成为构建“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核心要素!“反思能力”成为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对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扩展理论视角、提高实践质量、促进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鉴于特殊的“边疆社会”问题,社会工作机构参与边疆社会治理具有因地制宜的区域特征。边疆场域中政府与社会工作机构互动的实践表明,在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具体行动中,社会工作自身的专业优势从制度、认知、行动三个方面逐步嵌入政府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在治理目标、治理价值、服务内容上实现了工具化与专业化的契合,呈现了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的实践智慧。  相似文献   

7.
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作为“先行者”却走到十字路口。在回应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的特质,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显得苍白无力。本文认为只有反思当前中国社会工作脱离现实的“教育先行”话语,从“凉爽高地”跳入实践的“低洼沼泽地”俯身与社会工作实务者携手共进,在伙伴关系相互融入或者镶嵌基础上,以发展性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为基础,通过行动研究以及服务—学习所要求的反身性和行动性进行的高度协同,以后现代主义对不确定和多元包容的知识重新建构社会工作教育。云南大学社会工作研究所协同云南连心社区照顾服务中心建立“大连心”团队,以立足西部十余年的社会工作实践教育为基础,发展出一套以社会创新、融合和整合为核心概念的发展性社会工作教育与实践模式。该模式认为社会工作教育必须将传统的研究、教育与社会服务三位一体扩展为直接社工服务开发、行动研究、服务—学习、政策倡导、行业推动以及社会创新六位一体。  相似文献   

8.
对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工作是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实务性、操作性较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特别要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的能力。但从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缺乏良好的实践环境和条件,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薄弱的现象。对此,一方面,我们要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意识和加强专业宣传;另一方面,要积极促进专业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实践研究正成为社会工作专业高质量研究的新型方法论依托,但既有方法论研究缺少对社会工作“实践”和“实践研究”的本体设定,造成研究逻辑的内在缺失。本文通过立足“知识”视角并提炼既有研究中模糊的“知识—实践”关系命题假设,建构了“知识转译实践”的本体论模型。该模型认为,实践是由理论—命题知识、过程—事实知识、个人—实践知识的多元知识体系基于证据转换、反思性实践、街头官僚实践、道德驱动的路径“转译”而来的,而实践研究的目的则是需要捕捉那些影响或有助于“改变”的知识要素,将其纳入社会工作知识库中。开展高质量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时,研究者需要将社会工作实践理解为方法、行动者和常人三重本体的交织与互构,面向多元知识寻求对话创新,在“实践—研究”之中穿梭反思行动,更好地助推现实社会工作实践成为负责任的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澄清数字化应用的影响对于推动专业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社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应用的过程,本文基于技术的二重价值论,将作为社会工作核心特质与运作关键的社会性视为衡量技术运用是否有效的重要尺度,重点考察社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与其社会性的契合程度。研究指出,中国社会工作的数字化转型并不试图取代现实社会工作服务,而是基于“从社会工作中寻求数字化”的原则,在不改变社会工作专业属性的前提下将数字技术整合到业务范围内。其中,坚持以社会性作为指标决定社会工作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和程度,应以持续促进社会工作的关系性和公共性为基本原则。本文据此提出了中国数字社会工作的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构建社会工作实习体系是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也是国内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建设借鉴国内外经验,以培养“创新性、实践型、国际化”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不断研究探索,不断付诸实践,形成了“价值为先、实践创新、循序渐进、制度保障”的完整实习体系。实习体系主要由独特的价值系统、系统的课程设置、完善的督导制度、特色的专项实习及有效的实习基地网络五个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12.
社会工作的三维性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社会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维度的性质 ,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实务的服务、行动和问题———解决助人 ;专业的社会工作以社会工作专业的知识、价值和技能助人 ;制度的社会工作以社会福利制度的理念、政策和项目助人。不过 ,这种区分只是在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上有意义。现代社会工作是三种性质社会工作的有机整合体 ,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制度三个层次的意义。毕竟 ,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导致了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的福利化导致了福利化的社会工作。典型地 ,社会工作已成为现代社会的福利发送体系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中国高校总体服务资源有限、投入不足的状况下,中国高校学校社会工作,应该借助心理咨询等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平台来发展自身的专业,同时应该发挥社区工作在整合地区资源、提供预防性和发展性服务上的优势,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服务的空白处来拓展专业发展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社会工作者要与心理咨询专业工作者形成建设性的合作伙伴,以共同促进高校的学生服务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广州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为例,从实习接受单位、督导力量、高校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高校管理的配套支持、学生支持团队建设四个方面建立的社会工作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教育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中国近十年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现状的回顾,指出了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有重教育轻实务,重思考轻研究,重男轻女,缺乏对基本概念的讨论的一致认识.根据研究结果,作者提出了中国社会工作和社会工作教育未来的发展应注重实务研究、本土化发展研究和关注女性群体的需要,真正将社会工作推向本土化和专业化.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的循证实践:西方社会工作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证实践是社会工作领域将研究者的研究证据、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技能、案主的独特性三者有效整合起来的一种实践模式。它植根于社会工作初创时期对有效性的强调,肇始于循证医学,于1999年正式形成,是社会科学实践领域的"循证实践运动"的一部分。循证实践增强了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得到政府与社会大众的认可,改变了基于常识、缺乏有效监管的传统实践方式,但也存在着过于强调研究证据、导致实践艺术的技术化、可能潜在地伤害案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C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对性别角色、社会事件和社会工作事件看法的调查,发现受过专业教育的大学生群体可以从开放和平权的角度来理解性别问题,对相关的性别议题有较高的敏感度,但是其对私领域性别议题的敏感度低于对公领域性别议题的敏感度。为此,高校应当从课程体系设置、社会工作实务及督导等方面更好地将性别议题融入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性别敏感度.使其掌握具有社会性别敏感的社会工作理念与研究方法,以推动反歧视性的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工科专业生产实习方式的探索和思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生产实习是工科大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达到生产实习的目标是我们所面对的严峻挑战。文章分析了现有的实习方法、途径以及存在的问题 ,介绍了工业工程专业在生产实习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方式 ,最后引出对相应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实习引入项目管理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社会工作实习管理中引进项目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及项目管理在实习管理中的运作流程和运作重点。希望通过项目化的引进使社会工作的实习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20.
论编辑工作的三维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工作具有实践、专业和文化三个维度的特征,其本质属性是助人.实践的编辑工作以其实务和行动助人;专业的编辑工作以其专业和技能助人;文化的编辑工作以其理念和价值助人.不过,这种区分只是在编辑工作的历史发展上有意义.现代编辑工作是三种特征编辑工作的有机结合,它同时具有实践、专业和文化三个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