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2 毫秒
1.
亚洲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及制约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信用衍生品是在国际金融市场正新兴的一种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信用衍生品可以改变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机制使信用风险走向市场,减少风险集中度。但亚洲目前由于存在缺乏信用信息,金融法规不健全,缺乏债务交易的二级市场等问题,限制了信用衍生品市场的发展,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信用衍生品市场在亚洲必定能迅速发展以促进亚洲的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2.
次贷危机爆发后,信用衍生品成为各方口诛笔伐的对象。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信用衍生品信用基础缺失、评级机构的信用控制失灵,法律监管则存在缺陷与漏洞。鉴于该教训,我国在发展信用衍生品市场过程中,应当强化市场准入的控制、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建构中介机构民事责任制度,并完善监管规范,选择适当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3.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期货市场的创新之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次贷危机愈演愈烈,人们普遍认为都是衍生品惹的祸。事实上,由于美国金融市场上信用衍生品与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两个场外金融衍生品(OTC)创新失当,加之衍生品市场监管缺失,引发了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期货市场在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冷静分析总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其金融衍生品市场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金融创新适当地"踩刹车",而中国金融创新则应适当地"踩油门",积极发展我国的衍生品市场特别是期货市场,缩短与美国、英国、日本等金融列强之间的差距,争取早日成为世界金融强国。  相似文献   

4.
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具有分散风险和提高金融机构效率的功能;但当市场监管不力时,其分散风险的功能也可能转变成传递风险的渠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发生扩大了金融衍生产品的市场风险,使其在我国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论述后危机时代我国应大力发展金融衍生产品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实际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品与贷款证券化控制信用风险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贷款证券化与信用衍生品是20世纪末发展起来的重要金融创新工具。本文通过对这两种信用资产管理市场化创新工具的结构分析及市场效用的比较研究,揭示其规避信用风险机理及作用,并就发展贷款证券化及信用衍生品对我国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从宏观角度看,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为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风险管理模式,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投资工具,但由于其杠杆化的特性,又使得信用衍生产品的使用在降低信用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定价风险以及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等问题,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就证明了其"双刃剑"的特性。系统地研究信用衍生产品的风险及其功能,并从中找出防范风险的措施,对于我国金融衍生产品的开发与创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金融衍生品的风险出发,主要介绍了金融衍生品风险的定义、分类,包括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结合新会计准则,阐述了金融衍生品新的特点,如金融衍生品核算办法的改变,金融衍生工具使用难度较大、金融衍生品披露的改变,并在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完善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提高投资者素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进行金融衍生品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推出股指期货需要考虑各种影响金融市场风险与安全的因素,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关系的前沿文章,提出发展金融体系影响金融衍生品市场与现货市场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法律基础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国有股流通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主要包括:(1)国有股减持的真正意义;(2)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各方主体的财富再分配;(3)国有股减持的价格确定模式;(4)不同定价方式对市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在严格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逐步推出为大宗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发现价格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商品期货品种”。在避险和投资需求仍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国际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潘多拉之盒已经打开的情况下,对外贸易企业如何回避风险,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正常收益,是我国进出口贸易企业在一段时间内要经常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分析了现阶段在进出口贸易中“期货定价”的风险及其规避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信用衍生产品是新兴的最具发展潜力的信用风险管理工具之一.它弥补了信贷市场的缺陷,将信贷合约标准化,使之便于市场交易,从而促进信用风险的转移.随着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发展完善,它必将对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信用风险管理的新视角--信用衍生产品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信用衍生产品是 2 0世纪 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 ,它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 ,以一定代价转嫁给其他机构 ,最终达到降低自身对信用风险的暴露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 ,信用衍生产品最终会纳入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13.
论国外贷款定价模式及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国外银行贷款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相加法、价格领导法、客户盈利性分析法等三种模式。由于长期的利率管制,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管理十分薄弱,主要体现为①贷款定价未被纳入信贷决策机制中;②缺乏定量化的定价系统;③利率浮动的幅度未能反映借款人的信用水平及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因此,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包含政策框架、价格审批、定价模型以及风险评价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在内的贷款定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利率市场化背景下的商业银行信用贷款定价问题。通过借鉴Hughston&Turnbull(2001)中将风险债券定价问题分解为三个基本定价模块的办法,建立了贷款定价模型。经过对算例的Monte Carlo随机模拟,实际计算出了贷款的风险升水g,得出了盈亏平衡条件下信用贷款的风险升水主要取决于贷款客户的信用等级、贷款期限,并在满足一定假设条件下,与银行授信额度、客户实际使用额度情况无关,且应用模型可以在贷款期限内的任何时点计算出盈亏平衡利率。结论对商业银行信用贷款业务实际操作具有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KMV模型在中国上市公司信用风险定价与度量的适用性问题.选取2004年至2007年26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与股票价格所组成的面板数据,对该模型所揭示的负债资产比、资产波动率和信用风险之间存在的两个内联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负债资产比与信用风险存在正向关系,资产波动率与信用风险也存在正向关系,得出该模型在对中国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定价与度量中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精确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现有违约传染模型无法描述现实金融市场中一方的信用违约对另一方信用违约强度影响随时间推移的跳跃衰减特征。为此,将对数高斯(Gauss)衰减函数引入到信用违约强度模型中,建立具有双向性或环形特征的两个公司间信用风险传染的对数高斯(Gauss)衰减模型,研究该模型下两个公司的生存函数及其担保债务权证(CDO)分券层的定价。通过仿真和数值算例发现,在对数高斯衰减信用风险传染模型下信用违约方的信用违约时间及其对另一方的冲击强度、违约影响的衰减速率对担保债务权证(CDO)分券层价格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在参考实体公司的资产价值和负债都服从几何布朗运动的假定下,考虑资产价值与负债的相关风险,并采用风险中性定价方法,建立了一个基于连续扩散过程的信用违约互换定价模型.利用Fortet方法估计出了违约概率,据此进一步给出了信用违约互换的定价公式.  相似文献   

18.
金融衍生工具是一把"双刃剑"。它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诸如信用风险这样的风险。一般来说,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风险主要发生在场外交易中,可分为现实信用风险和潜在信用风险,其成因在于价格波动的随机性和信息不对称。因此,应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减少系统性风险、强化信息披露的同时,实行信用限额管理,并提供信用支持防范信用风险。  相似文献   

19.
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信用衍生产品实质上是对传统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再造,赋予其管理信用风险的新功能。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使信用风险管理方式从消极和被动的回避风险方式,转变为积极和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看跌期权、违约期权、互换和信用联系票据等几种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