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伯中 《学术研究》2006,42(3):39-43
感性确知是黑格尔哲学体系的初始环节和发源地,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秘密的秘密。在对感性确知的阐释中,黑格尔阐发了感性与知识、存在与语言、存在与关系、对象与自我等关系,黑格尔的这些思想贯穿了他的整个哲学体系的始终。由于感性的认识形式的偶然性与“确知”的知识内容的必然性中存在着认识形式与认识内容的矛盾,感性最终转变为知性,并且这种矛盾也是整个哲学体系演进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2.
理解"知性为自然立法",需从如下三个方面阐明:其一,知性的独特性在于其构成性,知性直接与知识相关,感性只提供杂多表象,为知性提供思维的材料,理性是关于"知识的知识",而与经验对象无关。由此说明为何是知性而非感性或理性为自然立法。其二,"自然"是一切可能经验之表象的总和,"知性为自然立法"不能仅仅从知性为认识(知识)立法的角度理解,更重要的是知性为一切可被经验的认识对象(现象)立法。"自然"与"经验对象"是统一的,知性为自然立法就是为经验对象立法。其三,关于知性如何立法的问题,直接关涉知性范畴提供规则和先验想象力的生产作用,人通过感性提供杂多表象经由知性范畴依据自身规则统合表象形成对经验对象的认知,即"感性提供表象——先验想象力——知性范畴统合——经验对象"。  相似文献   

3.
确定性与真理性,是黑格尔在其《精神现象学》中用以揭示和描述理性自我在意识话形态发展中所呈现出的意识矛盾运动变化的内在结构。在此,黑格尔较合理地超越了前人在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关系问题上所陷入的困境,将此二者统一于合题真理性之中;进而揭示和设定、阐释出认识与对象、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继而达到“实体即主体”的主客对立统一之理性视界的人口处、起点。黑格尔关于确定性与真理性矛盾结构的确立和对两者辩证的矛盾关系的揭示和描述,在他对确定性感性与真理性的论述中较为突出,本文就此着重阐释和分析黑格尔的感性确定性与…  相似文献   

4.
刘华初 《理论界》2010,(3):101-102
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意识的发展遵循着从自然意识到意识、从自我意识到理想、从客观精神到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的辩证发展过程。其中,意识阶段是重要的精神环节,主体和客体、现象和本质、有限和无限、自由和必然都实现了同一。感性确定性是意识辩证运动的起点,自我确定性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过程展现出来,达到和解的结果是自我确定性向人类群体的方向迈进,最终达到自我意识的自由。  相似文献   

5.
关于精神发生或知识起源的问题,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和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进行过大量的研究,详细论证了一切知识都起源于感性经验的原则。从内容方面说,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经验这个原则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在形式方面,这种学说却有很大的弱点,后来的德国唯心主义者抓住了这个弱点,以其对认识的能动方面的抽象发展取得了一个时期的胜利。经验主义认为,人类精神的任何形态都是而且只能是从当前的经验中产生的。这种精神个体的经验发生论正好与当时生物科学中的自生论相当。自生论者宣称,生物可以随时从死的有机物质甚至无机物质自然发生。但是,生命从非生命物质自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对“感性确定性”的批判是分三个步骤完成的:首先,黑格尔指出了对“感性确定性”的一般理解以及“感性确定性”自身的一些设定.其次,对“感性确定性”的本质在总体上做了定性,但这还停留在外在的和主观的阶段.最后,在感性确定性自身的经验历程中揭示出感性确定性对自身真理性的否定并指出感性确定性的本质和真理是共相.  相似文献   

7.
以理性确定性压制感性的形而上学等级秩序,在20世纪的反形而上学思潮中成为核心攻击目标.对形而上学等级制度独断性的质疑导致了"确定性"概念的更新.感性确定性在形而上学内部对这一独断的等级制进行了变革.由于对感性确定性的集中关注,美学的基本问题成为形而上学内部经典命题的延续.美学应在感性狂欢与理性压制之间寻找平衡.  相似文献   

8.
基于先验感性论,显现在我们视域中的自然物与我们之间存在情感性、本源性关系,我们与自然物之间的情感是构成性的、不可剥离的。对于自然物的审美把握因此而成为必然和可能。与中国传统的关于自然美的理解相比较,基于先验感性论的自然物之美的欣赏重点是自然物的感性形式及其与自然物生命的完美结合,其终结点并不导向充满想象意味的道而是停留在自然物之中,自然物在对其审美的把握中始终处于中心位置而不是可以扬弃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葛欢欢 《理论界》2007,2(9):184-185
本文通过深入分析黑格尔在《神经现象学》中“感性确定性”的概念,探讨了其思想的内在特征。通过比较现象学的原意识概念,认为黑格尔在“感性确定性”阶段对意谓内容的分析是不足的。  相似文献   

10.
康德在感性与知性之间作了一个绝对的区分,即直观不能思维,思维不能直观,因而概念与直观处于对立之中。他的理智直观所谋求的正是概念与直观的结合,其基本含义是突破时空条件的限制而直接把握对象之本质的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并不是人类的认识能力,而是上帝的直观能力,它所指向的对象是自在之物。费希特把直观看成是自我的一种行动,因而理智直观就变成了绝对自我对其一切行动的直接性的意识。谢林在费希特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自我的理智直观视为自我意识演变的基本手段,他通过"直观的级次"概念在理智直观中注入了时间和历史的要素。  相似文献   

11.
理性的灵魂学说竭力要证明关于"自我"的一系列知识。第一个目的就是要证明自我是实体。对此康德是这样阐释的:自我不在感性直观的范围内,它根本不是"实体"。因此,"自我"存在于知性的范围以外,我们凭借知性不能形成关于自我的任何知识。同时凭借知性企图认识"自我",只能依靠形式逻辑。但形式逻辑是有限的,它只适用于经验知识。因此,三段论推理服从的是知性同一律法则,它不能形成关于自我的真知识。由是知性在进行判断的时候,只能依靠"先天综合判断"。而关于自我的知识全部是"分析命题",因此先天综合判断不适用于自我。  相似文献   

12.
康德批判哲学中的"理性自我"与"感性自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山 《学术论坛》2002,7(6):34-37
康德哲学是集笛卡尔以来各派研究之大成 ,他的划时代功绩就是创立了批判哲学 ,用先验的方法把自由领域从自然领域中划分出来 ,从而厘定了自由和自然的界限与各自职司。在自由领域 ,他区分于现象界的本体概念 ,区分于感性自我的理性自我 ,实际上关涉到了社会存在物即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领域 ,为日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 ,特别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康德区分现象和物自身,认为人只能对可以感性直观的对象形成知识,心灵、世界整体和上帝等总体性概念没有可以直观的对象,只是纯粹理性的理念,可以用来调节经验知识,表达实践理想,而不能用来建构经验知识。马克思在克服康德二元论局限的过程中,跨越了经验知识和超越性理念之间的界限,或者根据一些经验现象去断言历史总体,或者根据关于历史总体的理想去定位经验事实,以期对历史总体加以经验的建构。马克思主义在全球的实践已经表明,经验地建构历史的总体,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不可能的,马克思主义的意义在于充当社会的调节性理想而不是建构性理想。  相似文献   

14.
随着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和哲学认识的持续深入,认识论与本体论、价值论呈现着不可分离、日益结合的趋势,如果把认识领域的视野拉长则不难发现,感性、理性、神性无论在认识中还是在实践中都是相互依存的三位一体的存在,并且处于矛盾运动的流转过程之中.我们既不能以三者中的任何一个来理解全部认识问题,也不能在三者之中择优选择一个使之泛化.因为感性、理性、神性的辩证运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只能根据时代的需要,以实践智慧来把握感性、理性、神性在时间流动中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感性辩证法不是物质辩证法.物质辩证法在本质上是一个认识论范畴,它无法把握人类历史的自我生成过程.感性辩证法实际上是“作为感性存在物”的人自我诞生的内在机制,是对生产关系如何从物质生产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描述.更具体地说,是“个体”感性力量和“类”力量相互作用从而创生社会关系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当费尔巴哈试图以感性对象与直观拒斥黑格尔哲学的时候,由于陷入对象性关系与直观的方法,这种感性原则并没有贯彻到底,最终导致了自身哲学的矛盾.马克思则通过感性活动,将费尔巴哈的感性客体上升到感性主体,为感性注入了自我存在与发展的原动力,将感性活动原则贯穿始终,达到了一种哲学原动力的提升.这种哲学原动力的提升一方面体现在感性自身的完善性与哲学原则的贯彻性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由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17.
针对以海解马论者直接认同海德格尔关于意识的内在性为近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这个断言,以及进一步将马克思哲学的革命指认为对意识内在性的瓦解这种看法,必须给予进一步讨论和商榷。在借助胡塞尔现象学给出意识内在性等相关概念之界定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究海德格尔对意识内在性的误识与错失究竟何在,以及以海解马思路的根本困境何在。马克思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作为自由有意识的感性对象性活动的真实个人。如果正确理解这点,就足以消解同时代形而上学与虚无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8.
刘长庚 《阴山学刊》2003,16(5):8-11
感性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哲学概念。在传统的本体———认识论哲学体系中,它标识着主体的认知能力;而在当代的实践存在论哲学基础上,它却意指生命现实之当下直接的存在方式;以感性为基本特征的实践构成了现代哲学的存在论基础。这一由认识论层面的认知机能向本体论概念的转变,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并非一个单纯抽象的哲学范畴,它具有生动多样的展开内容和表现形式。国外学者在跟进考察资本主义发展变化进程中,对感性意识形态的内涵与表征等问题,展开多维度多层次的研究和批判,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梳理国外学者关于感性意识形态理论的逻辑进路,剖析其理论的合理与偏颇之处,有助于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内涵,同时对推进新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感性传播也颇具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感性学说的基础上,费尔巴哈把感性作为存在本身,作为本体来进行探讨,即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此文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体现在“我欲我在”的本体论证明中。它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感性认识或感觉经验,而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存在,是感性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