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中国城市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的局限,中国城市规划正由“规划不足”走向“规划过度”的另一极端,“被规划折腾”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棘手问题.很多城市的品牌战略主要是建一个“洋气十足”的建筑物,这是一些城市在打造和营销城市品牌时发生的最大闹剧.“蜗居不易,逃离更不容易”说明我们的城市已经出现了很大很严重的问题,并逐渐滑向“人心涣散”、人去城空的绝境,如何通过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切实努力,重建“过美好生活”的城市文化本质和功能,是中国城市面临的最重要的理论问题和最需要解决的现实矛盾.  相似文献   

2.
西藏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其特殊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其城市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发展阶段与中国内地并不一致,因而本文综合西藏城市内部发展演变的特征,西藏与内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对西藏城市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划分为五大阶段,即西藏城市的孕育期(堡寨部落时期)、西藏城市的形成与曲折发展期(吐蕃时期)、西藏城市纳入到统一中国的发展时期(元明时期)、城市的复兴与平稳发展时期(清代民国时期)、城市快速发展与现代化时期(新中国时期),并对每一时期的城市发展特点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3.
非营利组织与我国农民工权益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城市农民工权益受损问题的日益突出,并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当前中国城市农民工权益维护问题现状的简析,对建立一个代表农民工利益的非营利组织的必要性提出了初步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要有效地将软实力概念和理论运用到城市发展实践中,需要构建一个中国大陆城市软实力的评价体系.城市软实力的评价体系包含由文化号召力、教育发展力、政府执政力、城市凝聚力、社会和谐力、形象传播力、区域影响力、环境舒适力等8个大类、21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运用该指标体系,可以对中国城市竞争力前50强城市的软实力进行实证评价,对中国城市的竞争力有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结构性的变迁过程中.城市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正向功能的同时,也使中国处在城市社会问题的高发期.为什么当前的中国城市社会出现这样多的社会问题?对此城市居民如何认识?专家的认知和市民的认知有多大差距?对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六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沈阳、西安进行的相关调查表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具有系统性,最终的解决方式,应该是对城市系统科学合理的整治.  相似文献   

6.
城市文物保护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课题,既是经济发展中的大事,更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取向.当前,我国城市文物保护仍然处于窘境.认识中国城市发展的历史道路,明确中国城市文物保护的特点与目标,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保"原则,树立科学的城市文物保护观,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是摆脱城市文物保护窘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速发展的城市化是一种典型的社会转型过程,在这一转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社会问题,而有些问题具有合法化危机的社会特征,关键是面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频发的局面,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城市社会问题的管理与管治上,还没有一个完整而有效的管理模式、理论认知方式和主张。本文针对中国特有的国情和城市化与社会问题发展的现状,提出了现代性视角下的城市管治与客户服务型政府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试图在这一领域提出一种阶段性政府管理创新的模式与思路,建构市民社会的政治形态,以推动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世界发达城市的实践证明,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对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兰州要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缩小与东部发达城市的差距,就必须对城市定位与形象塑造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就此谈一点粗浅的想法和建议.一、兰州城市应该如何定位广阔的西北地区,城市分布稀疏,大部分为中小城市,城市化水平低.而兰州则无疑是其中的大中心城市——是中国15个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地位十分突出.特别是进入九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矛盾最突出、变化最剧烈的时期,与此相应,城市发展中的"两难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干扰和困惑.本文针对中国转型期城市发展中两难问题凸显的现实,系统地探讨了其特征、成因、破解的途径和方法.两难问题的形成是局限条件约束下进行选择的结果;城市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就是一连串两难问题的累积;在"两难困境"的张力中寻求城市发展的支点,是破解"两难困境"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聚集经济是城市经济的核心特征并且与城市经济增长紧密相连.本文从城市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理论分析入手,探讨了城市聚集经济促进城市经济增长机制,建立了实证检验两者相互关系面板数据模型,以中国地级以上城市1990-2008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的数据分析方法,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城市聚集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效应,该弹性系数为0.14%且具有长期、动态性特征,同时这一效应要低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聚集经济的增长效应,以此提出了促进中国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同"知识经济"一样,"循环经济"已经融入中国主流经济概念当中,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已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着重探讨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循环经济的内涵,分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迫切性,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在分析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完善垃圾分类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进入了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期,城市基层社会在这一变动中产生激烈的动荡,90年代中期以来的城市社区建设运动正是对这一困境的回应.由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国城市社区绝不是一个自然形成的中性地域社会.国家权力的介入使"社区"这个源自西方的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0年之后,社区概念逐渐被政治化.社区成为国家构建出来的政治-社会空间,是国家为了解决单位制解体后城市社会整合与社会控制问题的治理单元.可见,"社区"概念在中国所经历的辉煌本土化历程是国家权力介入的结果,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更是在国家权力推动下进行的一场宏大的社会运动.对社区概念在本土化过程中的嬗变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社区建设实践进行反思,为社区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青年人的贫困与高房价,是近些年来中国发展尤其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两个难题.青年人、尤其是出身低层的城市青年人的贫困,在很大程度上是近些年来不公正的分配机制的后果,其中伴随着一定的代际不公,高校扩招也带来了社会人群结构以及贫富关系的新变化.高房价与贫富分化互为因果.征收房产税、培植中产阶级并辅之以效率激励手段,建立或重构一个公正的分配制度,是改变青年人的贫困、抑制高房价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士林 《学术界》2008,(1):70-85
2007年,中国社会的都市化进程与都市文化研究同步发展.在城市发展环境与都市精神生态不断恶化的当下,从"美国梦"向"欧洲梦"的转型标志着一种生活方式的新理念与新智慧逐渐形成.杭州"生活品质之城"的提出昭示了中华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向内转"的创新模式,代表了中国城市更高层次发展的需要与方向.出于现实的与学术发展的需要,以环境、生态、精神健康为对象的环境美学与生态美学在全球范围内应运而生,并出现越来越繁荣的研究局面.对GDP的怀疑与批判表明中国经济学家开始"悔其少作",幸福经济学成为"对经济学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一种回归".都市化进程不仅打破了地理-民族-国家的传统分界,也融化了文化、意识与心理等方面的隔膜,带来了一个产生大思潮、大思想与大学术的大时代.城市(都市)文化成为城市化加速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在都市化进程研究、文化城市与文化都市研究、以艺术之城为中心的艺术与城市文明研究、"新农村"与"城市群"关系研究、都市文化研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运河"申遗"相关的运河城市群研究、江南城市社会与文化研究、都市文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市文化学研究在2007年度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正处在城市时代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沿着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研究城市运行规律,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是历史使命,也是时代要求在近代中国城市发展中,外来移民成为一个重要的动力因,移民与城市之间的互动关系成为近代城市史研完的一个重要课题。湖北省社科院袁北星研究员所著《客商与汉口近代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出版)是对这一研究领城的重要开拓,该书记录了近代汉口的工商业辉煌以及众多客商的奋斗梦想,为读者展示了近代汉口作为商业移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以来,中国与非洲开始建立起新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非在货物贸易的发展中取得了较大规模的突破.非洲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在中国贸易伙伴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在货物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如区域发展不平衡、贸易摩擦时有发生、市场秩序紊乱等.笔者结合中非货物贸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促进中非货物贸易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资本主义萌芽的概念作出与传统理论不同的定义,并从自由城市与雇佣劳动者、城市政治制度与市民斗争、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开拓诸方面,论证了中国古代明清社会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所谓"萌芽"实属一个不存在的虚假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化发展与南京城市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城市形象建设与文化发展的关系现代城市文化发展中存在的一个比较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是都市化的进程导致了城市与区域关系的日益脱离,乃至使得都市化造成了城市形象的千篇一律.这实际上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忽略了城市文化的二元性特征的结果,城市文化的建设说到底就是使区域特色与都市化进程统一、协调起来的建设.就南京文化发展战略的研究而言,首先应当注意的是对城市形象二元性特征的分析研究,然后确定城市形象特色的发展方向.当对南京仅用区域文化特色进行描述和研究时,不能不感到捉襟见肘的困窘,无论是六朝遗韵、秦淮风月,还是宁一镇文化圈的概念,都不足以准确地概括和描述南京的城市形象特  相似文献   

19.
刘士林 《社会科学》2008,42(6):13-25
从全局性、深层次与战略发展的角度看,最能代表中国改革开放实绩的是城市、"大都市"与"城市群".整齐划一的计划经济模式与城乡二元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影响新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两个最关键的因素.中国城市的改革开放可相应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8-200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恢复、起跑与积累阶段.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初级阶段相适应,以"城镇"与"小城市"发展为主体的"城市化进程"是其标志与主要成果;二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以"大都市"与"城市群"为核心的"都市化进程"构成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旋律.从"城市化"到"都市化"的飞跃.是中国城市化进程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结果.对于中国的"大都市"与"城市群"而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不足和发展不全面.如何超越粗俗的欲望与低级的物质享乐,防止在未来发展中走向"罗马化",是中国都市化进程面临的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与光荣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制度、政策与观念: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中国城镇化、机动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几乎所有大型城市功能正常运转的障碍。这种伴随城市化和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城市交通拥堵,既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写照,也是制约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按照目前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未来数年,随着城市化率的进一步提高,交通量将日益增加,交通拥挤堵塞问题将一直存在。城市交通拥堵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其影响不仅涉及经济发展、工业布局、城市发展等宏观方面,更是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推动着人类发展的进程,更改变着人们生产与生活的方式。本文从城市化、机动化与国际化三方面分析了城市交通拥堵形成的特殊背景,在此基础上,从制度层面、政策设计层面与观念层面提出了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