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效柱 《兰州学刊》2008,(4):170-172
后七子是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的诗文流派,以李攀龙、王世贞和谢臻的影响最大,主要继承了前七子的思想,推崇格调是他们诗学思想的共同特征,对拟古方法的研究更加细致和深入,对各种体制的创作方法和创作形式作了更加具体而丰富的阐释,修正和发展了前七子的诗学理论,将复古主义推向了新的高潮,但是他们的创作以拟古为特征,某些拟古过甚的作品陷入了为拟古而拟古的泥潭,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对后七子作不加分析的否定。  相似文献   

2.
雷建平 《兰州学刊》2005,(4):273-274
我国明代文学呈现出与历代不同的态势,尤其是中期以后虽然文学流派众多,但却集中表现在拟古主义和反拟古主义斗争中,袁宏道的创作不仅在晚明代表了反拟古主义的潮流,而且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完整的文艺理论体系,极大地推进了文明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期产生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口头文体形式——说,其文体寓说理于叙事之中,具有形象性、传奇性和虚构性等特点。它是中国后世小说创作的重要来源之一。陆机在《文赋》中明确把说定为一种文体,并用炜烨与谲诳来概括它。所谓炜烨,即生动性和形象性;谲诳,即传奇性和虚构性。陆机对这些特征的肯定,正与魏晋时期文学创作意识尤其是小说创作的兴盛有密切关联。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正统儒家的义贞和忠信为法斧,对陆机的命题进行了歪曲的否定。刘勰对陆机的这一粗暴悖理的批评,反映了他正统的儒家意识以及否定小说创作的保守的文学立场。事实上,陆机的说炜烨而谲诳,在中国小说批评史上占有重要位置,而《文心雕龙》也并非绝对完满、完全公正的超越性体系,它也存在自己的局限和谬误。  相似文献   

4.
苏轼的《和陶拟古九首》组诗,因其五称颂巾帼英雄冼夫人的显赫功绩,一直以来都受到冼夫人研究者的关注。从苏轼的和陶诗入手,深入探究苏轼当年撰写这组诗的背景及心境,并对《和陶拟古九首之五》的写作之源、诗的内容及艺术特色进行分析,突出苏轼创作该诗时的背景,分析诗的内容及欣赏其艺术特色,从文艺创作的角度,论证其创作该诗的地点。对苏轼从惠州I贬谪到海南儋州来回的路线进行考证,对一些研究者认为该诗写于高州之说进行了分析并否定了这种说法,更进一步考证该诗写于海南儋州。  相似文献   

5.
陆机与魏晋文学自觉的演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丕的时代结束后。中国的文学自觉在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上继续向纵深演进。陆机承上启下,揭橥文学特征,探讨创作规律,建立审美标准,并相应地在创作中开掘个人的情感世界,追求艺术的表现力量。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演进的流程。陆机文学理论与创作实践的趋同性展示了文学自觉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6.
意象因袭是与中国古代文学怀古主题密切相关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和民族文学特征。意象因袭使抒情文学在题材、表现模式、情韵格调等方面都表现出崇古复古的倾向 ,中国文学史上“拟古”作品的大量出现和“复古”文艺思潮的屡次兴起便是一个明证。而复古的价值取向又诱使文学表现上自觉不自觉地拟古复古 ,并开始超越抒情文学领域而向叙事文学浸染。怀古主题所建构的创作与接受心理 ,伴随着小说的发展成熟 ,已多方面体现在小说创作上。  相似文献   

7.
李晓敏 《船山学刊》2012,(4):142-147
陆机初次入洛时间,历来为学界讨论的焦点。现代研究者多支持陆机在太康元年被俘入洛说。重新排比史料并结合陆机、陆云赠答诗的自述,可以考知: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不可信的。  相似文献   

8.
李白创作的古题乐府不仅数量在当时诗人中是最多的,而且还受到历代评论家的赞许。本文以李白创作的三首《长相思》为例,从音乐曲辞方面就他对古题乐府曲辞范式的恢复、改造和创新做一些探讨。并通过对乐府诗诗体形式的研究,从古题乐府曲辞的角度考察他的拟古乐府创作规范。  相似文献   

9.
一陆机的美学思想是以唯物反映论为其基础的。《文赋》开首云: 夫放言遗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陆机认为创作中的最大困难,便是“意不称物,文不逮意”。他为探讨和解决这个难题,在《文赋》中提出正确处理文、意、物三者关系的原则,便是“意”须“称物”,“文”必“逮意”。这是陆机的文学创作论的基本纲领。他还根据这个纲领,论述了创作过程的三个阶段:一是学习前人、积累知识和观察、认识客观事物的阶段;二是创作构思阶段;三是艺术表现阶段。创作的第一、二阶段是为  相似文献   

10.
孙宝 《殷都学刊》2009,30(1):65-70
陆机的道德人格和社会价值判断以儒学价值观为主导特征,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以儒学文艺观为核心的批评体系和创作风格趣向.他的儒学文艺观包括文质观、有益政教的诗学观等方面,创作中体现出儒学经典的隶事化和大量使用比物起兴手法的倾向.然而,陆机并未有力地贯彻儒家文质并济、辞理兼美的中和原则,宏富的才学使之在作品内容呈现方面走向炫博的路子,对于辞藻的偏嗜又使其作品呈现出繁缛的主要风格.陆机的儒风旨趣对其繁缛风格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也产生了不客忽视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