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众所周知,目前生态日渐遭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文明建设势在必行。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首先解决教育问题,而青年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生态文明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对大学生进行生态文明观教育。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中,生态文明意识成为主要内容,这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对新时期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我国高校注重对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但当前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仍然存在一些缺失,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将主要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路径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是把城市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一起来加以规范,通盘规划、整体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全面实施这一建设,可以实现城乡生态文明统筹发展、协调发展、均衡发展,消除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的非均衡、非协调.近年来,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需要以一体化发展观为指导,进行省一级专项规划的顶层设计,健全乡镇、村级的领导机构,构建城乡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格局、监督机制、建设制度,加大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投入,促进河北省城乡生态文明一体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本质上是对生态文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指明了进一步发展的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完善奠定基础.基于这一思考,本文着重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从而为我们在参与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提出具有借鉴性的建议.搞好大学校园生态文明建设对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践,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体现,也是对党和国家号召和政策的一种响应.  相似文献   

5.
生态问题是当今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是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战略高度。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本文通过对日本学者岩佐茂的生态思想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的分析比较,对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我国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纳入了“生态文明建设”,详细地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正确路径,显示了党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决心。走生态文明之路,反映了发展的要求、精神的需求、民众的诉求和执政的追求,对其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位置,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深刻理解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生态行政是政府围绕生态环境管理和服务发生的行政行为,是更能推动生态文明进步的创新行政模式。从“九五”开始至今,河北省实施生态行政最大化地助推了生态文明建设。然而河北省仍需继续强化生态行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策支持、组织保障、法制和制度保障,为生态文明健康快速地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完善的生态文明立法体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生态文明建设法治保障的基石。但当前生态文明立法体系不仅存在“体系结构混乱,法律协调性差”的缺陷,也存在“体系模式有失灵活,无法兼顾生态系统整体性”的不足,还存在“体系立法内部不相匹配、体系缺乏有效监督审查机制”的缺憾,已经无法满足进一步建设生态文明的法治需求了,必须在坚持“一元两级多层次而又不加制衡”的总体立法体系为导向的基础上,以“立法权限、立法载体、立法运行”这立法体系三要素为着眼点来对其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明确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欠发达地区在资源条件、生态基础、产业结构、发展路径上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要求,实践证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欠发达地区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路径和现实选择。针对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的一些问题和困难,本文探索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成为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生活中最为响亮的主题词之一,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和迫切要求.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积极扬弃和超越,它要求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人一一自然一一社会"的和谐共生.本文从生态文明的形成及其内涵分析入手,试图从加强生态明意识、完善环境法制、发展生态产业和加强全民参与等方面,来探讨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代,我国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人们希望从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文明思想中寻求解决途径,从而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挖掘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将科学技术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推动力,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结合起来,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从而实现建设美丽中国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各种生态问题的出现以及人们对环境的追求越来越高,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是整个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问题。建设生态莱芜,提升环境竞争力,是每个人的共同心愿,也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是大势所趋。当前,我们要认真学习并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为发展生态莱芜,绿色莱芜,提升莱芜社会经济发展的软实力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本刊自2017年开设“读书”栏目以来,推介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讲故事》《中国疫苗百年纪实》《科学家精神》丛书等新书好书,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认可。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审计,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实现“中国梦”的必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引入审计机制是国家生态战略的重要实现条件,无论对国家、政府还是企业亦或是其他社会组织,都能够通过事先预防、事中控制与事后监督,构建起系统化的生态审计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与基本国策的高度。从这个角度讲,研究与探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的审计实现机制与保障体系的构建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面临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6.
赵光辉 《人才瞭望》2016,(19):18-20
国家出台了包括《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在内的系列政策,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的政策执行保证。以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导向,将为云南省实施人才发展规划、创新人才政策、引导人才市场供求、建设面向东南亚的人才高地提供客观性、科学的决策依据,为生态企业、生态产业、生态经济确立正确的人才策略。一是对提高云南人才队伍整体竞争力、创新力及推动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有基础作用;二是对发展云南生态企业、加强培育新型特色产业、促进云南生态经济产生有引领作用;三是对加快形成云南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互动、加快推进云南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有推动作用;四是对增强云南人才队伍引领发展及推动云南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现阶段在高校教育中逐渐提倡德育,旨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内涵,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大学生作为年轻一代的社会群体,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对我国未来的生态文明社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发展意义。同时大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也能够促进大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自我的完善。文章从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以及现阶段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培养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对高校教育以及大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地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社会建设历程,从未停止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马列主义的发展、健全,体现了我党执政理念的日益更新,与时代发展同步。对于出现的各种社会冲突问题,提供了解决依据。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对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政府和江西人民历来高度重视鄱阳湖的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兴修水利,消灭血吸虫。二是实施山江湖工程。三是退田还湖,移民建镇。现在我们正在做第四件大事。就是规划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我们的目标是要建设生态文明和经济文明高度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区。  相似文献   

20.
李晗卿 《人才瞭望》2015,(6):252-253
生态文明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十七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在十八大报告中更是着重强调要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人们对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逐步意识到生态问题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影响。藏族的传统文化中对生态珍惜和保护有着自己的特有的生态伦理思想,青海,是藏族群众主要的聚集区之一,青海的藏族在保持其民族特性的同时由于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其独特的传统生态伦理思想。所以本文主要探讨藏族传统生态伦理基本内容,整理分析青海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的来源,研究青海藏族传统生态伦理思想在当代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