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46篇
  免费   79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管理学   2297篇
劳动科学   73篇
民族学   1530篇
人才学   559篇
人口学   70篇
丛书文集   8771篇
理论方法论   1540篇
综合类   17500篇
社会学   2351篇
统计学   262篇
  2024年   158篇
  2023年   676篇
  2022年   410篇
  2021年   671篇
  2020年   712篇
  2019年   663篇
  2018年   293篇
  2017年   609篇
  2016年   777篇
  2015年   1168篇
  2014年   2256篇
  2013年   1815篇
  2012年   2238篇
  2011年   2484篇
  2010年   2207篇
  2009年   2268篇
  2008年   2849篇
  2007年   2142篇
  2006年   1828篇
  2005年   1769篇
  2004年   1457篇
  2003年   1309篇
  2002年   1142篇
  2001年   1024篇
  2000年   789篇
  1999年   397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42篇
  1995年   89篇
  1994年   6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3.
陈嘉庚对卫生问题有高度的认识,其卫生观表现在考察祖国的卫生状况、撰写和赠送卫生专论、提出注重卫生的主张建议、以石雕形式宣传卫生知识四个方面.陈嘉庚卫生观增强了祖国民众的卫生健康认识自觉,改善了家乡厦门的医疗卫生条件.陈嘉庚卫生观与当代"健康中国战略"有一定的关联,对于当前我们在国内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在国际上交流卫生建设经验、促进全球人类健康等都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4.
家具买卖,并不是当前的热门生意,但85后女子于英廉从中发现了商机。十多年前,于英廉的父母下岗后在街道的帮助下,在徐汇区开办了一家小店,以收购旧家具为主业。于英廉高中毕业后,父母送她赴日本求学,她在留学期间发现日本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做得很好.  相似文献   
5.
彝族传统文化中"团结"观念的产生与流传有其独有的历史文化渊源。彝族人民自古以来对"团结"观念的认识与推崇,涉及个体家庭、家支姻亲、邻里村落以及民族国家等各个层面。当前,加强团结互助价值观的现代性调整与适应,对整个彝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革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地方革命传统文化在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思政课教师应该将地方革命传统文化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  相似文献   
7.
琵琶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传承,在中国,大约于秦时出现,是传统的弹拨乐器,被称誉为"乐器之王"、"弹拨乐本文将浅析传统琵琶曲的演奏特点、演奏技法、教学模式等,以期给同行启迪。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成绩平平,家长不满意,社会呼唤语文教学改革,语文界也披荆斩棘,探索创新之路。本文结合自己多年语文学习、教学、研究的实践与思考,针对上世纪著名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提出的语文教育的理想模式,即由汉字教学入手,纵深探究相关词语、名段名篇,使学生打通语文学习的关节,形成整体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展开探讨,交流心得。  相似文献   
9.
当代认识论研究逐步形成的一个共识是:知识是一种认知成就,认知主体的认知能力(智识德性)需要对知识的获取做出必要的贡献。这种"知识的荣膺观"为德性认识论所采纳,有助于克服盖梯尔问题所引发的认知运气难题,但在处理证言知识时却遭遇困难。因此,有必要构建一种"反运气德性认识论",重新审视认知能力的作用与排除认知运气的关系,使得德性认识论能够在容纳证言知识的同时克服认知运气难题。  相似文献   
10.
民国年间基层官绅作为地方社会的建设和舆论引领者,亦主导了地方志的编修,通过考察民国年间山东所纂修各县地方志序文与凡例的文本话语,可以认识到在共和之后的社会变迁中,基层官绅明显感受到时代的不同,他们期待共和政治的理念与实践,关注社会民生,并且希望在伦理道德领域实现传统文化的应势转化。这种在政治领域积极革新,在社会领域走向下层,在文化方面致力于传统理念的适应性转化,构成了民国年间基层官绅在时代变革之际的独特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