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69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455篇
劳动科学   13篇
民族学   70篇
人才学   211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799篇
理论方法论   236篇
综合类   2893篇
社会学   520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218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342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298篇
  2009年   352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10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248篇
  2004年   192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11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通过对我国专车服务市场制度变革过程的纵向案例研究,探讨了组织场域中的集体行动如何推动制度逻辑演化的内在机制问题。研究发现:制度逻辑的演化过程主要经历了分离、冲突和共存三种状态,不同的制度逻辑的演化是由行动主体能动性策略和资源利用所构建的集体行动模式差异性驱动的。制度变革机会的涌现促使场域中的行动主体采用协调性的集体行动模式,促成了新制度逻辑的生成,并导致了新、旧两种制度逻辑的分离;在制度变革机会变得模糊的场域中,行动主体非协调的集体行动促使新、旧两种制度逻辑之间的激烈冲突;而在制度变革机会沉没的情境下,行动主体再协调性的集体行动最终促成了新、旧两种制度逻辑的共存。研究结论对我国当前复杂制度环境下新兴业态的发展以及传统业态的协同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廖艳红 《生存》2020,(11):0148-0148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在职高教育阶段,对于特色班的学生而言,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必修课程,更是高考必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可想而知。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职高特色班语文教师,又该如何保证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呢?以及如何更好地将语文高考内容如何贯穿在特色班教学当中呢?基于此,笔者将从“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加深知识理解”“借助媒体,提高教学成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语文高考内容如何贯穿在特色班教学中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3.
闫文欣 《生存》2020,(13):0219-0220
随着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不断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教师要重视采取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通过研究情境教学方法,分析了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引入情境教学对策,从而不断为学生日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4.
苏承伟 《生存》2020,(6):0053-0053
作文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都有莫大的帮助,但实现这一长远目标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落实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以崭新的教学 思想遵循新课改下的发展趋势,从学生的身心角度考虑,设计出有效的作文教学方法并应用于课堂实践活动当中,培养学生学习写作的浓厚兴趣,以求能够充分达到提升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如今人们对"修辞"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修辞只不过是实际生活中的文字修饰,甚至是一种"为了说服而说服"的"毒药般"方法或手段。究其原因:一是对修辞研究领域的认识不清导致的概念混淆和曲解;二是在研究和分析修辞时放弃了以论证为基础的传统。现实情况是法律修辞无法避开这种贬义性评价之厄运。事实上,如果回归到古希腊罗马时代,不难发现法律修辞并非追求那种完全置法律论证不顾、一味追求"为了说服而说服"的"华而不实"、"浮夸连篇"、"玩弄词藻"的说服技艺,而恰恰是建立在法律论证基础之上的修辞。  相似文献   
6.
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和变化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情境和互惠文化背景,其特有的社会情境通过影响群体情绪存量推动着群体行动的发生和变化。基于湖南某县三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表明,在情绪存量递增的过程中,个体情绪不断被激化,逐步实现群体行动的情绪动员。在情绪被充分动员的基础上,乡村社会固有的互惠文化通过解决群体性事件中的组织者积极性、防止群体成员"搭便车"以及动员内外部资源参与群体行动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从而有效地调动和整合了资源,促使群体行动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于永君  徐好 《生存》2020,(10):0058-0058
新课标提出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的理念,我们学校也与时俱进,提出了“326学导模式”教学,以“学案导学”、“小组合作”为抓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传统的教师“教案”改为师生共享的“导学案”,把传统的学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高质量高效益的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8.
《墨子》是先秦时期重要的思想典籍。在文学史上,《墨子》以其突出的逻辑性和语言质朴著称。拟对《墨子》的修辞特点及其英译进行初步比较分析,以期丰富《墨子》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刘娅楠 《生存》2020,(14):0159-0159
过程写作法最先源自于西方学者的研究之中,相比于传统成果写作法的更注重对学生写作过程的教学,在21世纪初也逐渐被我国学者和教师们引入并付诸实践。作为一种创意写作方法,过程写作法一经应用就得到了教师们的广泛欢迎,其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方面有着颠覆传统成果写作法的独特优势。因此本文立足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视角,以创设教学情境为出发点,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分析过程性写作教学法的应用以供各位同仁借鉴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