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7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40篇
管理学   430篇
劳动科学   45篇
民族学   94篇
人才学   69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1099篇
理论方法论   218篇
综合类   2336篇
社会学   312篇
统计学   47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84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85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49篇
  2011年   396篇
  2010年   373篇
  2009年   326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70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220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1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3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通知—删除"规则的法律条文并没有赋予平台自治的空间,但是平台自治的需求已经"凸显".免责条款理论表面上能保障平台自治,但是并不符合我国的实际.归责条款理论是我国的通说,其扼杀了平台自治的空间,司法实践对此虽有调和,但是难以济事.我国的"通知—删除"规则系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其在性质上仅仅是行为标准.在侵权行为的认定上,违反"通知—删除"规则的情形并非侵权的充分条件.事实上,这一行为标准的违反在侵权法上的意义仅仅作为主观过错的证据,电商平台可以反证其不具有过错.司法实践中亦有区别对待"通知—删除"规则的违反和侵权之认定的做法.明晰此点方可保障平台自治,同时亦实现电商平台对用户监管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3.
从全球气候治理的1.0时期、2.0时期到3.0时期,城市逐渐实现了从“幕后参与者”到“共同引领者”的角色转型。这一转型既得益于全球治理理论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延伸,更受惠于城市外交理论的推动和全球气候治理中“集体行动的困境”之驱使。就目前来看,中国城市的这一“共同引领者”角色还无法完全体现出来——不仅在隐性的“南北分割”的权力结构和发展中国家的气候治理分歧中,面临着对外发展的困境;而且在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气候治理行动的“单向”型构造及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治理责任”的两难抉择中,面临着对内优化的瓶颈。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可以采取“两条干路+六条支路”的“两轨并行”式路径来寻求合理的应对之策。国家可以在寻求发展中国家的集体身份认同之时,进一步完善国内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立法,并赋予城市以一定的自主性;而城市也可以在深化城市气候外交,加强与国家的“双向”型气候治理互动的同时,推动“韧性城市”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4.
积德屯村是一个随明代大规模屯田而入滇的汉族村落,在周边白族的包围下生活了几百年。作为一个区域性“少数民族”,积德屯村基于共同的族群血统的历史记忆和地域(行政区划)两个认同要素,把可行性的根基认同与可见的工具利益汇合,实现了族群的认同,并在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示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是由于某种违反民事义务的行为既符合违约责任构成要件又符合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从而在法律上导致多种民事责任并存和冲突所产生的现象。因此 ,采取责任聚合与自由选择诉因的措施来解决责任竟合 ,以期充分保护受害方权利 ,消灭责任重叠可能导致的不公平 ,合并不重叠部分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多年的改革实践表明,所有制结构一定要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只有对现行的公有制形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同时平等对待各种所有制形式,特别是平等对待私有制,才能巩固和发展现行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我国经济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7.
侵权纠纷是民事诉讼机制解决的主要对象。随着社会的发展,侵权案件逐渐增多,过量的侵权诉讼会带来很多不良后果,不仅是对法律制度本身的损害,更对经济发展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要解决侵权诉讼的膨胀问题,必须找到控制侵权诉讼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8.
侵权后果的性质辨析与立法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围绕侵权后果的性质是债还是民事责任和对侵权后果在民法典中是制定独立的侵权责任法还是归属民事责任法这两大问题展开论述。论文否定侵权后果是“债”的定论 ,提出侵权后果是“责任”的新结论。论文提出了对侵权后果应归属“民事责任编”的立法意见 ,指出了己进入人大常委审议程序的《民法典 (草案 )》制定独立的“侵权责任编”的非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一般人格权的侵权法保护路径问题涉及到侵权法的制度设计。一般人格权虽名为"框架性权利",实质上为法益,其保护力度选择乃"行为自由"与"权益保护"二种价值平衡的结果。拟制与衡平是一般人格权侵权保护的方式,但这两种途径均需借助侵权法一般条款,借助司法过程的裁量得以实现。如此,一般人格权成为具体人格权的"母权",其中的特定法益成熟后,会上升为具体人格权。  相似文献   
10.
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政治现象,是政治的内在属性.政治冲突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强度,这为政治冲突调控机制的选择提供了路径依赖.政治冲突的调控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政治冲突的调控机制也就包括了自我调控和政府调控两大机制,它们共同推动和维持政治系统的动态稳定,实现从冲突到秩序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