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690篇
  免费   4015篇
  国内免费   1131篇
管理学   21893篇
劳动科学   1150篇
民族学   8161篇
人才学   6560篇
人口学   1432篇
丛书文集   43809篇
教育普及   2篇
理论方法论   9419篇
综合类   104018篇
社会学   21087篇
统计学   2305篇
  2024年   977篇
  2023年   3466篇
  2022年   1991篇
  2021年   3910篇
  2020年   3653篇
  2019年   4196篇
  2018年   1598篇
  2017年   3751篇
  2016年   4994篇
  2015年   7280篇
  2014年   15349篇
  2013年   13768篇
  2012年   15297篇
  2011年   16526篇
  2010年   15025篇
  2009年   15962篇
  2008年   16904篇
  2007年   12853篇
  2006年   11043篇
  2005年   10319篇
  2004年   8735篇
  2003年   8154篇
  2002年   6916篇
  2001年   6233篇
  2000年   4679篇
  1999年   2388篇
  1998年   1199篇
  1997年   903篇
  1996年   581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275篇
  1993年   139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88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9 毫秒
1.
2.
宁波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港口城市,有着长久的海上丝绸之路历史和丰富的海丝文化,而对于宁波的海丝文化进行的系统研究和梳理还有待加强,对宁波海丝文化的对外宣传更要重视,意欲对宁波海丝文化的英汉双语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并建设平行语料库,且对该语料库的应用价值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4.
从边疆民族地区跨越发展所面临的困惑出发,通过对现阶段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现实需求以及国家支持边疆民族地区优先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表明,边疆民族地区要实现跨越发展,必须跳出就经济讲经济的思维局限。只有坚持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真正落到实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边疆民族地区长期形成的:经济发展落后,地方财力有限,教育投入不足;教育发展滞后,人才缺乏、科技落后,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支撑的"恶性循环"怪圈,有效破解基层缺乏人才的最大瓶颈,探索走出一条以教育优先发展带动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5.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必不可少,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吴伟克教授提出的体演文化教学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该教学法主张引导学生通过体演的方式进行目的语情景演练,从而培养交际能力。以菲律宾帕多中学为例,探讨此教学法在文化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效果显示,该教学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使口语表达能力显著提高,为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常识来说,信任的前提必须是对信任对象的信息有所了解,那么对象的信息,包括品格、身份、名誉等将成为信任的条件。但是,现代开放社会中面临的更多是一种陌生人之间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的交往通常面对的都是对象道德品格信息的"缺场",而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对信任的"不选择"或不作为,这就导致了现代社会巨大的信任危机。而在现代社会中,却存在着其他形式的信任,即基于专门知识、体制和一种所谓商业精神的信任,这些信任虽然可以允许对象信息的缺场,但是其信任的根基却是规则或契约信息的完全"在场",而非对主体本身的信任。孔子曾提出"不逆诈,不亿不信"的原则,即不随意臆测他人是否相信自己的待人原则,这恰恰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信任品质,这种无条件的信任的风险和风险的担当诚然需要社会正义来支撑,但这种作为道德的信任上升为一种当代社会的伦理精神却是必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7.
孔子和释迦牟尼同为"四大圣哲"中的东方文化巨人,生活在同一时代,为东方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二者在教学哲学思想上既有明显的差异,也有诸多相近之处.孔子的教育目标为积极入世,培养治世人才救世,释迦牟尼的教育目标是超脱尘世,济度开悟觉者救人.孔子与释迦牟尼主张教育平等,因材对机施教,注重启发诱导和学思行相结合,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和勤奋的必要性.作为教育者,他们与弟子平等相待,坦诚交流,言传身教,其教育思想和成就对今天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需要新教育和新父母。2021年,本刊邀请全国政协常委、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分析新时代家庭教育中的关键问题,帮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隔代亲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在封建社会,这个现象被长幼有序、等级森严的家长制掩盖,但是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语—"含饴弄孙",还是反映了中国隔代亲情的其乐融融。在当代社会,随着传统宗法社会的瓦解以及女性走上工作舞台,作为祖辈的老人参与养育的程度加深,"隔代亲"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10.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成为人的现实,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他的个性的对象,成为他的对象,这就是说,对象成为他自身。”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90-191之中国化实践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消除中国传统个体弱创造之异化问题,也在于发现中国传统文学个体的创造经验,提炼出“个体化理解世界之创造”[1]的观念。中国现代个体在追求文化的自我实现过程里,从自身感性生命经验与文化性生存体验的矛盾张力中洞见自我“个体化理解世界”的独特问题,以之实现对儒道文化的批判改造,不仅可以形成中国现代个体与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而且可以促发中国现代个体文化哲学的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