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4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42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3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81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6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合同法》应将损害赔偿规定为违约救济的首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违约案件 ,法院在选择对受害人的救济方式时 ,应首先考虑损害赔偿 ,还是实际履行 ?西方国家多优先适用损害赔偿 ,因为市场主体的交易目的是赢利 ,而损害赔偿能以最快速度填补受害方的利益 ,且无需违约方配合 ,便于法院执行。但我国现行《合同法》却置实际履行于首位 ,损害赔偿于末位 ,这不符合事理、法理和国际惯例 ,应予修正。  相似文献   
2.
探讨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的渊源和特征 ,比较研究两种制度的法律内涵 ,指出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相互独立 ,不可替代 ,各有优劣。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所确立的预期违约与不安抗辩制度 ,是在借鉴吸收国外立法经验基础上的历史性突破 ,标志着我国合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3.
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是指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前一方明确表示或另一方能预见其将不履行合同的情形下,法律允许受损害方采取一定方式进行救济的制度.在大陆法系,有相应的救济制度解决相同的问题.我国现行<合同法>在规定大陆法系有关救济方式的同时,再行引进英美法系的预期违约制度,引起一定制度上的重叠和缺陷.  相似文献   
4.
沈晓林 《人才瞭望》2005,(3):103-103
案情简介: 申 请 人 :某 市 某 人 民 医 院 被 申 请 人 :石 某 ,男 ,33 岁 ,某 市 某 人 民医 院 放 射 科 主 治 医 生 ,硕 士 研 究 生 。 申 请 人 :某 市 某 人 民 医 院 ,因 其 职 工 石某 要 求 解 除 聘 用 合 同 (违 约 ),要 求 被 申 请 人石 某 赔 偿 培 训  相似文献   
5.
信用衍生产品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 ,它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以一定代价转嫁给其他机构,最终达到降低自身对信用风险的暴露水平。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信用衍生产品最终会纳入中国商业银行改革与发展的视野之内。  相似文献   
6.
李迎春 《职业》2008,(4):35-35
Q:我是长春的一名应届毕业生,于2007年12月与X公司、学校签了就业协议书,即三方协议。因出于个人原因,最近我想解除协议,但有一个问题:协议中约定了违约全2000元,这是否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呢?还是应该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相似文献   
7.
8.
Cramer[1]指出了一般Logistic违约率模型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边界Logistic违约率模型.本文采用了不同于Cramer(2004)的Bayes分析方法对边界Logistic模型的后验分布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从理论上说明了边界Logistic违约率模型更优越的原因.然后利用中国公司数据展开实证研究,不仅找到了Cramer问题的中国证据,同时还发现Bayes边界Logistic违约率模型不仅能够克服Cramer问题,而且对临界值不敏感,同时预测效率也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在严格责任立法体系之下,裁判者在适用不可抗力规则于边际案件时所表达的观点,却并非遵循同一原则。对近百件生效裁判文书的具体分析表明,自然力致损场合下,法院判定不可抗力规则是否适用的实质审查要件是以过错为主的,而意外事件、政府具体行政行为等第三人原因导致违约的情形,在有关旅游纠纷、担保纠纷和商品房买卖纠纷的司法解释中已确立免责地位,合同法第121条的限制已被突破,相当一部分无过错债务人均被法院免除了违约责任,真实的裁判逻辑正在向过错归责原则回归。这一合同调整的道德主义倾向应在民法典制定中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0.
希腊终于获得了第二轮援助,1300亿元欧元的“输血”有助于希腊暂缓违约的困境,但市场对希腊未来摆脱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依然留有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