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2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55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826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讨论线偏振光入射 ,其电矢量与入射面有夹角 (该夹角称线偏振光的振动方位角 )时 ,反射光与折射光的偏振态 ,以及在全反射条件下 ,反射光的偏振态和获得圆偏振光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传统写真属于人物画的范畴 ,要求达到“形神兼备”。通过对写真艺术历史的考察 ,认为 :传统写真在我国绘画中是发展很早的一种艺术体裁 ,传神是写真艺术的优良传统 ,背拟是写真艺术的重要法则 ,线描和笔墨法是写真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 ,传统写真艺术成就是由民间画工和优秀的文人画家共同创造的。  相似文献   
3.
“再现说”是 20世纪中国艺术理论史中占主导地位的艺术理论,它影响了 20世纪中国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整体格局,也影响了人们对艺术起源、艺术本质的看法。20世纪中国社会的动荡,使“再现说”为承载社会责任而偏离了艺术对它的要求。因此,要结合各种观点的语境分析其合理性,并结合“表现说”来分析其得失。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法学所描绘的后现代法院之图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一、法官的法律推理活动从形式主义导向朝着目的性或政策导向全方位推进;二、后现代 法院赖以为裁判准据的法律规范的普遍性、实在性被消解;三、法院的专业性式微;四、调 解等诉讼外解纷方式兴盛。后现代法院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可能成为一种主流 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反思型教师教育的模式述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反思型教师与教师教育运动中 ,涌现出多种教师教育模式。其中技术性反思模式、行动中和行动后反思模式、缜密性反思模式、人格性反思模式和批判性反思模式最具代表性。这五种模式各有优缺点 ,可以实现互补。因此 ,教师教育计划应该对五种反思能力的培养均给予关注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对教育评价研究的启示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后现代主义是 2 0世纪末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 ,其影响遍及各个领域。强调反思和批判精神、反中心和提升非理性、倡导多元化的方法论和提倡对以及淡化价值判断是其显著特征。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许多教育学者开始借助后现代主义的有关思想来审视教育 ,笔者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有关思想的观照 ,展开由后现代主义引发的对当前教育评价研究有关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梳理江苏高校以科技服务社会的历史发展轨迹 ,总结了江苏高校科技服务社会四个发展特点与趋势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思考如何提升江苏高校科技服务的质量 ,为江苏高校拓展科技服务的深度和广度提供有益的借鉴 ,推动江苏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8.
校长专业成长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人们关注的焦点。反思性实践是校长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批判反思又是反思性实践的重要策略。本文内容包括反思性实践的概念、策略以及批判反思与校长专业成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明中叶以后 ,以公安三袁为主力的公安派高举“性灵”大旗 ,开创了与“复古”论调大相径庭的一代风气 ,影响甚大。而公安三袁中尤以袁宏道为重 ,袁宏道的文学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识时通变的文学发展观 ;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 ;三、“本色轻淡”的艺术趣味。  相似文献   
10.
文人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过长期的发展 ,形成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并对中国音乐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文人音乐的审美体验出发 ,对文人音乐的审美特点试做归纳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