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38篇
社会学   14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2.
贵宾致辞     
庆祝《文史哲》创刊50周年《文史哲》顾问、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致辞各位来宾、各位校友: 我是山东大学最老的校友,今年90岁。我当校友时是15岁,至今已经75年了,在座的朋友没有比得上我的。这75年以来,我始终关心山东大学的发展。前几年我到山大去过一次,在那里放言高论了,内容不一定正确,可是我一定要讲真话。讲一个什么观点呢?就是文科理科的界限越来越不那么泾渭分明,也不可能泾渭分明。现在所有的学科都是逐渐靠近,逐渐融合,文理也是这种情况,现在看起来全国的、全世界的最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衔接…  相似文献   
33.
藏书与读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羡林 《社区》2008,(35):9-9
有一个平凡的真理,直到耄耋之年,我才顿悟:中国是世界上最喜藏书和读书的国家。  相似文献   
34.
论友谊     
季羡林 《可乐》2008,(6):9-9
一个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没有朋友。任何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搏斗。在这场搏斗中,如果没有朋友,则形单影只,鲜有不失败者;如果有了朋友,则众志成城,鲜有不胜利者。在中国社会中,朋友被尊为  相似文献   
35.
在过去的七八十年中,从乡下到城里,从国内到国外,从小学、中学、大学到洋研究院,从“志于学”到超过“从心所欲不逾矩”,曲曲折折,坎坎坷坷,既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既经过“山重水复疑无路”,又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与忧伤并驾,失望与希望齐飞,我的经历可谓多矣。要讲后悔之事,那是俯拾皆是。要选其中最深切、最真实、最难忘的悔,也就是永久的悔,那也是垂手可得,因为它片刻也没有离开过我的心。  相似文献   
36.
谈老年     
季羡林 《领导文萃》2008,(21):127-131
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无论怎样说都只能说是老了。但是,除了眼有点不明,耳有点不聪,走路有点晃悠之外,没有什么老相,每天至少还能工作七八个小时。我没有什么老的感觉,有时候还会有点沾沾自喜。  相似文献   
37.
季羡林先生曾在国家教育部举办的“东方文学”讲习班做报告。现经季先生同意 ,特将此报告在本刊公开发表。文中所提意见至今仍然很重要 ,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近年来 ,季先生一直对《辽宁大学学报》寄托厚望并鼎力支持 ,在此谨向老人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38.
语言学所的成立是一件喜事,但我想关键是要在外语方面作出成绩来。北欧的语言学家叶斯珀森写了《English grammar)即《英语语法》,成为英国人承认的英语权威,中国也有个例子,高本汉,虽然他有的地方过时了,但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三大家联合起来翻译高本汉的著作,胡适之对高本汉非常佩服,反过来,我们研究日、韩语言让日本人、韩国人钦佩也是能做到的。为什么中国人拿不出来让外国人承认的外语权威成果呢,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所以,最重要的是拿出成绩来,别的都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39.
今年是五四运动的四十周年纪念,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在这样一个极有意义的年份里来回顾一下四十年来中国关于亚非文学的介绍和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吧!我们想先以国家为单位,逐国谈一谈介绍和研究的情况,然后再归纳起来,作一个总的分析和评述,指出其中的一些规律。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24年。在这以前,汉蒙两个民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在政  相似文献   
40.
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篇文章出自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于 1 999年 1 1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的纪念陈寅恪先生学术研讨会上的主题报告。文章涉及关于爱国主义和如何评价中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重要历史课题 ,在史学界和广大师生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对于当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经季先生授权 ,特在本刊发表。在此 ,编者谨向季先生对本刊厚爱和支持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地感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