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综合类   2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再说实践本体论的困难与我对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答朱宝信同志王金福我曾在《哲学研究》1989年第12期上发表《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一文,对当时流行的实践本体论提出了商榷性的意见。在经过分析之后我说:“总之,实践本体论是说不通的。”...  相似文献   
32.
王金福 《学术研究》2004,1(1):20-26
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对于正确认识“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一些方面走近了马克思哲学,在另一些方面又远离了马克思哲学。为了有利于说明问题,本文也引用南斯拉夫“实践派”的一些理解。  相似文献   
33.
理解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存在着一个文本对象性质的定位问题.正确做好"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定位工作,对于正确理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在做"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定位工作时,需要两种视野解释学视野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著作以及马克思的著作等文本提出了定位意见.  相似文献   
34.
“中国哲学现代化”的意义定位问题王金福随着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现代化进程的发展,要求中国哲学现代化的呼声也日渐高涨起来。这一要求是合理的:一方面,中国的现代化事业需要科学的现代化的哲学作指导,从这个意义来说,中国哲学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先导,没...  相似文献   
35.
马克思认为,意识的现实对象是人类自身的感性活动,也就是实践或社会存在。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是对以往的意识对象观的扬弃、超越,具有重要的理论变革意义。它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哲学的新的理论面貌,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理论问题。理解马克思的意识对象观,必须理解马克思的方法。  相似文献   
36.
从费尔巴哈哲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费尔巴哈哲学反观马克思主义哲学王金福我们从前对费尔巴哈哲学的认识深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式理解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与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内的旧唯物主义对立的,因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机械的或形...  相似文献   
37.
论反思     
1 什么是反思呢?“反思”是一个外来词,为近代西方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所常用,其含义颇多,大体有以下几层意思:(1)反思是意识对意识的意识,或思想对思想的思想。洛克根据意识的来源把意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对外界对象的意识,这是反映,其直接的来源是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另一类就是意识对自身活动的意识,它的来源就是意识对意识内部活动的知觉,这种意识对意识的意识就是反省或反思。黑格尔也在这种意义上使用反思一词,不过他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他认为反思是思想(绝对理念在人身上的体现)对思想(绝对理念本身)的思想。他说:“反思以  相似文献   
38.
回到哪个马克思?让哪个马克思走入当代?正确思考和解决这个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回到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能够让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马克思走入当代,我们必须坚持无产阶级的根本立场,破除对马克思的神化观念和非历史观念,辨证对待西方资产阶级学者观点,认真地研究马克思的全部思想,并对其发展进程作出具体的历史分析。  相似文献   
39.
认识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超越的真实意义 ,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 ,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哲学的真实意义既不在于以辩证的唯物主义超越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也不是以“实践本体论”超越物质本体论 ,或以“超越”的立场超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而是以实践的唯物主义超越直观唯物主义 ,以历史唯物主义超越自然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40.
论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科学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要的精神素质的总和,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必须防止科学精神的衰退,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的培养,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