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1篇
综合类   29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论科学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科学需要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科学研究者进行科学研究活动所需要的精神素质的总和,包括求真精神、创新精神、批判精神、宽容精神等.科学精神是科学发展的精神动力.必须防止科学精神的衰退,大力提倡科学精神的培养,才有利于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42.
风险投资是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转移风险和提高资本运作效率为基础的资本运作方式。风险投资的规范化设立与运作是一种市场行为 ,其管理方式是根据投资业绩而被市场遴选的 ,而国内的运作则有鲜明的政策指向 ,多直接受惠于行政特权。因此在我国研究规范化的风险投资如何推进高技术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3.
论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解释学基本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者的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问题,是解释学的基本问题.这个问题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本源的问题,即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的理解生成的还是理解是对文本意义的把握;第二个方面是同一性问题,即读者的理解能否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意义.对理解与文本意义的关系的不同理解,构成了解释学上的不同理论派别.本文坚持"客观主义"的解释学立场和文本意义的可理解性立场.  相似文献   
44.
近些年来,丛大川教授在解释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理论方面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提出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解,这种独特的理解归结起来就是: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并不是唯物主义哲学,也不是一种辩证的哲学,而是一种“实践的人道主义”。我并不同意丛教授对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45.
在江苏省社会经济中 ,苏中在企业组织、市场发育、管理体制等方面都具有比较优势。苏中的更大发展 ,必须实施以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为主体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46.
“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年轻的马克思1842年在《莱茵报》上所说的这句名言现在经常被人们直接当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命题加以引用。“哲学要反映时代精神”,人们现在经常这么说,这么号召,认为这同样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的精神。然而,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应当把特定的命题放到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我们应当思考:马克思的那个命题来自何方?体现着什么样的哲学路线?向哪里发展?我们还应当思考,作为一个历史唯物主义者,究竟应当怎样理解这样一些问题:什么是时代?什么是时代精神?什么是真正的哲学?哲学、时代精神和时代三者的关系怎样?对于这些问题,并不是所有重复着马克思的那句名言的人都认真思考过并能作出正确的回答的。对于多数人来说,甚至想也没有想过,马克思1842年提出的那个命  相似文献   
47.
48.
由南京大学哲学系孙伯、张一兵两位教授主编、有一批年轻有为的哲学博士参与写作的《走进马克思》一书(江苏人民出版社 2 0 0 1年 1 2月出版 ) ,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运动中“南大学派”研究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又一力作 ,它坚持和发展了“南大学派”已经形成的理论倾向 ,对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了更全面、更系统、更深入的探讨。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一些鲜明的特点 :1 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使命感如果人们仅仅从字面来望文生义 ,那么 ,《走进马克思》一书的书名 ,如同此前出版的张一兵的《回到马克思》一书的书名一样 ,会使人产生一种…  相似文献   
49.
解释学给我们的启示借鉴解释学的积极的研究成果,克服解释学中的某些错误观点,对于我们今天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有重要的意义。我认为,解释学给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时的第一个、也许是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克服“理解的自我遗忘”,自觉地反思理解本身,确立科学的解释学意识。“自我遗忘”是解释学中的一个术语,用来指人类精神活动中只注意活动的内容而忘记反思活动形式本身。有“认识的自我遗忘”、“语言的自我遗忘”、“理性的自我遗忘”、“存在的自我遗忘”等等。“理解的自我遗忘”是指我们…  相似文献   
50.
在解释学与哲学的现代发展中,出现了两种趋势,一是从狄尔泰开始的解释学的哲学化与哲学的解释学化,这是解释学的越界和哲学的唯心主义化;二是从伽达默尔开始的解释学的主观主义化.伽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及由此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解释学,是当代的主流解释学,在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对中国马克思主义运动发生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些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从哲学解释学的主观主义解释学立场出发来反思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从哲学解释学的唯心主义历史观立场出发采反思社会历史问题,有意无意地消解、否定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为了防止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消解、否定,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重建解释学,用正确的解释学观点来反思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同时要把解释学和哲学区别开采,反对把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学化,不是在解释学的视野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中反思社会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