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5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7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人类正面临着“信息爆炸”或“数据洪水”的危机,数字化生存日益依赖于计算工具,人机交互已经成为当代人文生态的基本层面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纽带。在这样的背景下,将艺术和美学引入计算领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提高计算效率,把握审美与计算、艺术与科学之渗透的双向性,促进更有涵盖力的信息科学美学的形成,并推动娱乐经济与信息产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72.
泛动画市场与文化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媒体革命的推动下,传统动画产业正朝以新媒体动画为龙头的泛动画产业演变,成为各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泛动画市场以知识产权为基础而发展,以文化交流为特色,以社会营销为旨归.它可以根据不同标准加以分类.主文化、副文化与反文化的矛盾是区别动画市场的重要依据.在营销过程中,泛动画可以通过品牌授权、技术应用、经营运作而形成时尚文化市场、民俗文化市场和旅游文化市场.  相似文献   
73.
火星生命想象在历史上渊源有自,宇航时代更是焕发光辉。科幻电影通过视听技术使火星生命想象深入人心,同时也推动它成为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火星生命想象进行伦理审视。这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环境伦理学的内容,在创作上扩大了科幻电影的思维空间,而且可以供高科技时代发展宇航事业参考。  相似文献   
74.
品牌:我国的新媒体与动漫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品牌建设领域,新媒体与动漫产业之间的互动是我国近年来令人瞩目的现象。首度将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区分为三个相互关联的领域,即通过新媒体打造的动漫品牌,新媒体动漫自身的品牌,新媒体通过动漫打造的品牌。以此为出发点,阐述我国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所取得的进展,分析当前品牌观念亟待更新、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品牌内涵有待发掘等问题,提出充分利用新媒体各种服务、借鉴传统品牌营销策略、提高动漫的品牌建设效益等对策。  相似文献   
75.
从信息爆炸向后信息爆炸的转变,大致发生于世纪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数码阅读从总体上说已经获得普及,成为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新的增长点。后信息爆炸时代数码阅读的特点是:在社会层面,将数码土著当成标领风骚的阅读主体,将参与者视为数码产品预设阅读对象,认为机器识别技术及其开发商是日渐重要的阅读中介;在产品层面,主要诉诸超文本、多媒体与超媒体等阅读手段,将多层代码作为阅读内容,从比特流的角度把握阅读本体;在运作层面,推重作为阅读方式的人机交互、作为阅读环境的虚拟社区、作为阅读机制的经典重组。和传统阅读一样,数码阅读是获取信息、娱情悦性、启迪心智的途径,具备相应的实践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所不同的是它将数码媒体当成主要信息来源,将数码艺术列入主要娱乐产品,将数码阅读学视为主要理论取向。  相似文献   
76.
视野更新和媒体变革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的互动是艺术研究取得突破的重要条件。从视野方面看,艺术研究创新既表现为艺术知觉、艺术知识和艺术知交的变化,又表现为视野在广度上的拓展、深度上的增加和角度上的调整,还表现为研究过程中视域、视点和视线的改变。从媒体方面看,艺术视野更新社会层面上表现为研究主体形成"互联网思维"、研究对象向新媒体用户倾斜、研究中介以后人类为人格模式等,产品层面上表现为云计算作为重要研究手段的应用、数码艺术思潮作为重要研究内容的确立、超媒体作为重要研究本体的尝试等,运营层面上表现为仿真检测作为研究方式的实验、增强现实作为研究环境的类比、数码艺术新学科建设作为研究机制的发展等。就艺术运动而言,艺术研究视野更新经历了从先驱倡导到形成潮流、从非常态到新常态、从标新立异到兼容并蓄的过程。  相似文献   
77.
人类世地质学以面向未来为特色, 和科幻电影相投契, 可以成为艺术鉴赏的重要参考系."人类世"范畴正发展成为文化时代精神, 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我国科幻电影围绕人类科技如何抵御灾难、人类科技如何引发灾难、人类科技如何陷入灾难等问题进行构思, 相关想象丰富了"人类世"的内容, 而且具备民族特色, 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8.
20世纪末以来,互联网成为推动艺术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艺术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组建临时性网络,打破传统经济中的行业界限,形成新型的竞争与合作关系;鼓励自己的顾客在线参与艺术活动,并通过网络和包括管理者、研究者等在内的其他角色互动,促进了艺术角色流动化。互联网在代码的意义上将艺术工具、艺术材料和艺术作品统一起来,通过鼓励创造性信息共享消除了艺术素材、艺术题材与艺术模板的差异,通过信息化缩小了艺术原作、艺术传作、艺术仿作的不同,从而促进了艺术作品开放化。互联网依靠链接建立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联系,将服务扩大到全球,通过虚拟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与各种伙伴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从而促进了艺术经营集约化。  相似文献   
79.
万维网是网络媒体最受欢迎的工具之一,万维网艺术则是新媒体艺术中最有特色的一种类型。 万维网从工具到艺术的转化通过以下“反常合道”的做法而实现:一是对网站所提供的正常服务加以变 形;二是设计别出心裁的浏览器。  相似文献   
80.
电子人不仅是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一种观念,而且已经是现实存在。电子人艺术是当代信息科技与艺术想象彼此结合的产物。它模仿电子人的造型,通过特殊装置增强身体的功能,甚至试图与机器融而为一。它引导人们对机器、技术、身体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