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5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7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91.
公共服务的问题是在领域分离的条件下出现的.在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关系中,主要是以提供公共服务的方式来定义公共领域的功能.公共服务的供给者存在于公共领域之中,面向私人领域提供公共服务.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进程中,领域分离的进程开始出现了逆转,即出现了领域融合的趋势,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从而使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首先表现为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被打破,随着公共性的扩散而出现了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的局面.公共服务的合作供给是建基于伦理精神的基础上的,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合作者也必然会获得道德主体的属性.  相似文献   
192.
回顾民主理论的发展史,可以看到一条明晰的历史轨迹,那就是从人民主权到协商民主的历史进程。启蒙思想家们的民主构想是包含在人民主权的构想之中的,随着资产阶级思想的成熟,人民主权的模糊性很快就被成熟形态的表达民主所替代。但是,表达民主由于包含着对社会秩序形成冲击的可能性而被精英民主所替代。随着官僚制理论的确立以及整个社会的官僚组织化,精英们被推向了社会治理的前台,出现了精英民主理论。到20世纪70年代,挑战精英民主的协商民主理论逐渐成形,并征服了一切拥有民主信仰的人们。然而,协商民主理论又包含着民主理想最终蜕变成为一种空想的危险。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出近代民主追求的陷阱,建立起真正合乎民主理想的实质性民主。  相似文献   
193.
一个学科的基本概念是需要得到定义的,这是因为一个学科应当成为学者们共有的知识话语而提出的要求,在某种意义上,只有一些基本概念得到了定义并成为学者们的共识,这个学科的建构过程才可以说取得了积极进展。关于"公共行政"概念的定义过程受到了两股力量的影响:其一,"新政"前的市政研究传统;其二,"新政"之后的新的研究取向。前者强调组织与管理,后者则强调行政部门与政策过程甚至政治过程的联系。这两股力量的交锋使公共行政的内涵出现了不确定性,也使对"公共行政"的定义难于在学者们中达成共识。尽管如此,学者们出于学科建构的目的而搁置了容易引发争议的方面,尽可能地在市政研究运动的传统中去定义公共行政的概念,从而在公共行政学科建构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4.
在近代以来的组织发展史背后,包含着一条关于组织活动思路的线索,这条线索展现给我们的是组织活动从确定性思维向不确定思维的转变。常规组织在承担任务和解决问题时,所采用的是确定性思路,这对于处理那些常规性问题是有着无比优势的。任务型组织在承担任务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是一种不确定性思路,这是它所承担的不确定性任务所决定的。在新世纪开始的时候,我们发现,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迅速增长,非常规性的、不确定性的问题越来越多,这也要求组织活动需要建立起不确定性思路,以应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95.
论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所处的社会已经分化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在私人领域中,经济人追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活动可以自然地生成权利义务休系的总体,进而实现经济人的道德价值确定。公共领域中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如果说经济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不仅不是恶,而且能够最终在权利义务的总体中转化为善 ;那么,行政人员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公共权力的主体,他的行为如果不是善的,就必然是恶的。所以,行政人员的行为体系不仅需要建立在法律制度的外在性规定上,而且需要在行政人员的道德价值确定上保证行政人员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96.
论社会治理中的协作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作是人的社会实践中的普遍行为,在每一个时代,人类的共同生活都会造就出一种合作精神.但是,工业社会把人类的合作异化为协作,官僚制就是典型的协作体系.在20世纪后期以来的"人类合作治理"模式的成长中,提供了人类合作精神再度出现的契机.未来的社会治理将是一种"合作治理".  相似文献   
197.
论组织从竞争到合作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的组织以及组织间的关系,是一个从斗争到竞争再到合作的发展进程.工业社会的组织中以及组织间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是协作与竞争同构的组织形态.经典的组织理论较多地看到了组织协作的一面,对于组织竞争的一面则很少涉及.到了20世纪后期,关于组织竞争的一面得到了认识,并被自觉地引入到组织运行机制的建设中来,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但是,对组织竞争机制的自觉运用受到了质疑,事实上也产生了许多消极效应.历史发展的最新趋势表明,在后工业社会取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将会出现一种不同于近代工业社会的主导性组织类型,它将是一个合作制组织,它在一切方面都会用合作替代竞争.  相似文献   
198.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一方面需要致力于工业化、现代化,另一方面全球性的后工业化也对中国社会构成了巨大压力,它必须解决后工业化的课题.在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伦理学的研究需要有着远大的社会目标,那就是努力追寻道德制度确立的可能性,以求通过道德制度的建构去解决后工业化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99.
马尔库塞对语言哲学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尔库塞对语言哲学的批判张康之(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近十余年来,在我国的当代西方哲学研究中,语言哲学一直是一个热点。然而,对于语言哲学同当代西方社会的关系问题,却很少有人进行认真的探讨。马尔库塞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把语言哲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联...  相似文献   
200.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中,或者说,在不同的社会治理体系中,政策问题的建构主体及其体系、结构等都是不同的。严格说来,公共政策是在近代民主政治的背景下出现的,也只有对于公共政策而言,才有着可以作为科学考察对象的政策问题建构主体。但是,在一般的意义上,近代之前的社会治理过程也经常性地求助于政策,而且也确实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政策。因此,也存在着政策问题建构过程及其主体。在历史的视野中去考察政策问题建构主体,我们可以发现其历史演进过程,可以通过把握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的变动与历史发展之间的关系去开拓一种面向未来的视角。历史地看,政策问题建构主体经历了从"特权阶层"到"市民代表"再到"政策问题建构权扩大"等历史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