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回顾历史,在如画变成美学范畴的过程中,有许多美学家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其中吉尔平、普利斯和奈特的贡献最大,他们关于如画的界定,刚好涉及发现、建造和想象三个不同的方面。通过对他们三人有关如画的论述的梳理,我们可以获得对如画范畴更加全面的把握。作为美学范畴的如画,所描绘的是一种存在于心灵之中的心象或者意象。这种认识十分重要,它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于审美经验和审美对象的认识,而且可以避免对自然的不恰当的改造。  相似文献   
12.
宗白华美学与生命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出现的生命哲学思潮中 ,宗白华以美学独具一格。宗白华之所以选择美学 ,不仅是出于个人的学术偏好 ,而且是出于对生命本体的深刻认识。宗白华认为真正的生命本体是中国哲学中的“生动” ,而不是西方哲学中的“运动”。生动的本体是不可以由名言述说的 ,因此 ,他由哲学转向艺术 ,转向美学 ,试图通过文艺创作和美学散步 ,显示“不可捉摸”的生命本体。由此 ,宗白华一方面为审美、艺术找到了最自明的基础 ,另一方面也显示了艺术、美学对哲学的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3.
对哲学之本的不同看法,会形成不同的哲学形态.以事实为本的西方哲学,是一种话语哲学.以事件为本的中国哲学,是一种生活哲学.庄子与惠子的濠梁之辩,说明了这两种哲学之间的不同.如果从话语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场辩论的胜者是惠子.如果从生活哲学的角度来看,这场辩论的胜者是庄子.中国学者多数认为这场辩论的胜者是庄子,原因在于中国人更喜欢将哲学作为生活而非话语来实践.  相似文献   
14.
如画概念诞生于18世纪的英国,并且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被西方环境美学家所关注。但是经过两个世纪的演变,今天的环境美学家对于如画的理解,已与18世纪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有着天壤之别,却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如画概念有相似之处。中西美学对如画概念的不同理解,会引起两种非常不同的后果。  相似文献   
15.
朱光潜、李泽厚和当代美学基本理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美学界基本理论的格局是在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场美学大讨论中确立起来的,尽管后来有各种各样的发展和完善,但在那场讨论中确立的基本格局并没有质的突破。要发展美学的基本理论,一方面需要创造性地吸收各种新的理论,另一方面也需要对我们所处的理论背景和基础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就很难把准理论发展的方向,找到合适的突破点。这些年美学界在译介西方新的美学理论方面化了很大的力气,但对我们所处的理论背景的清醒的反思并不多见。这种现象已经影响到我们对新的理论的消化吸收。因为任何思想,如果不清理出坚实的思想“地盘”,要成功地往上面“添砖加瓦”是有困难的。由此,我们极有必要对现有的理论格局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疏理;进而对形成这种格局的那场美学大讨论进行检讨和重估;尤其是要对在那场讨论中十分活跃、对现在的美学仍发生持续影响的朱光潜、李泽厚的美学思想做细致研究,找出问题的症结。  相似文献   
16.
情系拔茅寨     
情系拔茅寨彭锋,李宁5月6日,省民委龙尚明副主任一行,驱车数百公里,从省城长沙来到保靖具,在州民委主任梁远邦和保靖县负责同志的陪同下,不顾舟车劳顿,马不停蹄地赶往的拔茅寨──省民委在湘西深山里的又一处家。到村后,探家心切的龙副主任谢绝了休息安排,直奔...  相似文献   
17.
彭锋 《天津社会科学》2015,(1):150-155,163
在两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中,艺术哲学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大致区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思辨的艺术哲学时期,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是实证的艺术哲学时期,20世纪中期以来是分析的艺术哲学时期。作为学科形态某些阶段的艺术哲学已经成为历史,但作为研究方法它们在今天依然有效。不过,无论从学科形态还是从研究方法来说,这三种艺术哲学都在西方的范围之内。在西方艺术哲学的第三个阶段即分析的艺术哲学中展现出来的开放性,使得中国和其他文化传统中的艺术思想可以介入其中,一种跨文化的艺术哲学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8.
彭锋 《文史哲》2005,(6):112-116
根据当代美学家对席勒《审美教育书简》的解读,席勒的审美教育方案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1)审美教育作为现代资产阶级启蒙教育方案的核心,服务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确立;(2)审美教育是以不确定性批判确定性,对意识形态具有解构作用;(3)审美教育是一种多元教育,这使席勒的审美教育思想具有一定程度的后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历史气候研究的对象、主要内容及关键问题、发展态势与近期研究热点。历史气候是一个由地理学、气象学、历史学及其分支与相邻学科交叉而来的学科领域,其研究对象为气候的历史,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历史气候重建、时空规律检测与诊断,以及影响分析与适应等;历史气候研究正呈现出区域尺度气候变化与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深度结合,以及气候变化重建、时空规律揭示和影响适应研究间的深度交叉的态势。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哲学思潮的影响下 ,美学被极端地狭隘化为对艺术的定义 ,造成美学严重地脱离社会生活和艺术实践。当代西方美学家在摆脱这种狭义美学时不约而同地回到鲍姆嘉通对美学的原初定义 ,将美学的研究范围扩展到广大的感性生活领域 ,甚至将美学扩大为整个哲学的基础。这种广义美学的发展倾向 ,在中国现代美学中以蔡元培最为著名。我们今天回到蔡元培 ,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与西方当代美学家回到鲍姆加通同样的意义。这不仅涉及到对蔡元培美学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的定位问题 ,而且可以为今天的美学学科建设提供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