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21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7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作为虛詞的“所”和“者”,在古书中經常出现。“所”有时作假設連詞用,如: (1)所不此报,无能涉河。(《左传》宣公十七年)“者”作助詞,有时表示假設的語气,如: (2)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史高·楚世家》)有时表示測度的語气,如: (3)阳虎伪不見冉猛者。(《左传》定公八年) (4)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語不足采者。(《史記·游俠列传》)  相似文献   
22.
"一带一路"是造福沿线人民共同福祉的筑梦空间,在为民族教育发展带来大契机的同时也赋予其开放式发展的新主题。因此,深入探讨民族教育的使命与路径是这个时代民族教育研究的一大任务。开放的民族教育包容民族差异、讲求协调发展,能够促进民心相通。民族教育厚植并反哺于"一带一路",担负起成就民心相通、跨国人才培养、资源共享和民族福祉的新使命。新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民族教育自身开放式发展的特质,打造民族教育发展新联盟、共享民族教育新资源、共创民族教育新前景等路径将精准服务于"一带一路",彰显民族教育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潜能。  相似文献   
23.
近年来国外研究者尤其是学术界在某种程度上探讨了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思想,其中有些学者比较深刻地分析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某些重要观点,或对这些重要观点作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国外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研究自然还是初步的,但瑕不掩瑜。国外研究者尤其是学术界毕竟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进行了一些可贵的探讨且形成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有助于国外今后继续研究这一课题,并对当今中国学者进一步研究这一课题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一些参考价值,甚至对我们今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亦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经济效益是指在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其实质是,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劳动消耗或劳动占用和所获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从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要投入,有投入也就会有产出,这是投入所取得的成果。将投入与产出进行比较,这就是经济效益的涵义。我...  相似文献   
25.
美国部分学者对新世纪初中国曾提出的"和平崛起"国际战略之原因、内容和作用都作了比较全面的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大体上符合实际情况的观点,从而说明美国这些学者在中国"和平崛起"国际战略研究方面是较有成效的。他们的这些研究总的来说颇有积极意义。自然,他们在上述探讨的过程中亦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26.
在步头降这个以边远、贫困、交通不便闻名的苗族乡,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本乡人,却无怨无悔的为苗乡党政工作尽心尽力,挥洒汗水。他们用自己的双手见证了苗乡近年的飞速发展,他们也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留在了这里……在步头降苗族乡成立30周年乡庆来临之际,让我们对他们这些年默默的付出道一声辛苦,让我们对他们这些年无私的奉献说一声感谢!愿有更多有志才俊来步头降为苗乡发展贡献力量。——题记  相似文献   
27.
本文在学术界首次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探索,指出了他们三者的异同,这不仅加深了学术界对他们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而且有助于揭示经济落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我们今天走自己的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28.
本文论述了确定与完善经济统计标体系的原则,并提出了一套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构想。该指标体系既区别于传统计划经济的模式,也区别于外国的模式。  相似文献   
29.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从事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发展中国社会经济进行了探索,并形成了具体的经济发展设想。这些设想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众多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本国社会经济的蓝图,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它们所实践。本文拟对此作些探讨。 关于实行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多种经济成分 并存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鉴于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社会经济十分落后,因而,孙中山先生主张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包括允许私人资本主义存在,以促进社会生产力向前发展。但是,如果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不受任何限制,则会发展成为垄断资本,操纵国民生计,以至出现贫富两极分化的严重后果。因此,孙中山先生认为必须同时限制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1912年他明确指出:要“将国内所有铁路、航业、运河及其他重要事业,一律改为国有”,大资本国有以节制私人资本,“一面图国家富强,一面当防资本家垄断之流弊”(《孙中山全集》第2卷第332、323  相似文献   
30.
“一旦征税,淘宝中小卖家的价格优势将会减弱,淘宝的地位势必受到影响,反而对包括苏宁易购在内的B2C类企业更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