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3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61.
今本《西游记》开头大讲邵雍先天易学及其"元会运世"历史观,目的在于借以隐示《西游记》最终定稿人阎希言的"名"和"字",其中包括《西游记》前两回及其分卷诗就以"易诗"的形式,亮出了三个"复卦"卦象,不仅一再隐示阎希言之"名"中有"复"字("希言"实系其"字"),而且实际也是对阎希言所创"阎祖派"阵势的罗列,表达了对全真道复兴的祈盼。  相似文献   
62.
西北地区不仅植被破坏严重,黄土高坡上自然环境不好,而且在长期的封闭和落后中,人们的心态环境也不甚佳。就说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罢,有好多事情,在东南沿海都是不言而喻的,但在西北的土坡上往往还要引起大争论。当东南沿海一带的人们在“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潮流中快速挺进的时候,在西北地区,无论是在市场经济推进的实践中,或者是在有关理论的研讨中,不少人还不时陷入脱离生产力标准的姓“资”、姓“社”问题的困惑中,苦了自己,也苦了别人。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与《宁夏社会科学》有了“缘分”:有的时候,有的理论文章在陕西争议很大,似乎…  相似文献   
63.
一、中国实行“股份制社会主义”的特有推力中国从计划经济转上“股份制社会主义”,除了社会化大生产要求股份制这一根本原因外,还因为中国存在一些具体的经济一政治推力。(1)中国大陆计划经济绩效远远低于实行市场经济股份制的香港和台湾。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这是相当强烈的刻骨铭心的刺激。邓小平同志多次说及这一对比,表示决心要“杀出一条血路”。与这一对比相呼应,前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阵营”也因实行僵化的计划经济制度而解体。相反地,被看成垂死腐朽的西方股份制经济却在二战以后获得大发展。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  相似文献   
64.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系,包括江泽民同志所提"创新动力论",以及由此导出的当代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不仅面对着大量的自然科技新问题,而且面对着一系列哲学社会科学新问题,亟待创新解决.胡锦涛同志提出十四个"如何"的问题,也代表着国家创新体系对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创新功能的深情呼唤.继江泽民同志和胡锦涛同志多次讲话后,中共中央2004年3号文件的下发进一步表明,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这些新问题中的创新功能,的确是不可替代的,它构成了中国创新体系的难以或缺的主导子系统.  相似文献   
65.
何炼成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文章,对我关于劳动价值论的看法进行了激愤的点批.这种点批,实际也是维护计划经济模式的理论基础.因为,<资本论>第三卷正是从作为使用价值唯一衡量尺度的"另一种意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可以脱离市场而人工计算的思路中,设想消灭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可以说,<资本论>的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就是计划经济的理论基础.后来,马克思本人在<哥达纲领批判>开头实际已经否定了它.在我国已坚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之际,在党的十六大后,何教授持续张扬这种"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不妥的.  相似文献   
66.
结构主义方法也是一种矛盾分析方法.它关于人类精神世界(包括人类潜意识的精神世界)具有矛盾结构的分析,值得我国地域文化研究者批判借鉴.因为,地域文化首先作为一种集体潜意识形态而存在.也因此,在地域文化研究中,使用"解构"的方法,也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67.
我们党历来把“实事求是”与生产力标准视为密不可分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1978年针对“两个凡是”的思潮,邓小平一方面明确指出其思想实质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另一方面说:“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现在世界上我们算  相似文献   
68.
1991年11月1日,我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我党和我国政府面对西方的“人权外交”攻势,和国内某些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诬蔑社会主义“不讲人权”的论调,理直气壮地把人权旗帜掌握在马克思主义者手  相似文献   
69.
在苏联以及东欧,和在西方相似,审美控制论作为美学学科或者控制论的一个分支,已有一二十年的历史。本文拟对此作一点介绍,或许对解决国内的某些有关争议有所助益。需要说明的是,作为低于哲学方法论层次的一般方法论,控制论方法的特征,在于  相似文献   
70.
徐必珍和李怀君两同志研究“普遍联系”问题,已有多年。他们以往发表的有关文论,引人注目,我是每逢必读。去年,河南大学出版社推出了他们联手撰著的《普遍联系新论》,读后更是深受启发。在辩证法研究成果较比“贫困”的年份,能有《新论》这样的哲学专著问世,确属难能可贵。 可贵者之一,在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执著追求。捧读《新论》,此种感觉相当强烈。本来,“普遍联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在以往的哲学研究中,并不十分显眼。正是在这被人忽视的地方,作者以哲人的眼力发现了“显眼的问题”。于是,他们积年累月,孜孜以求,“青灯黄卷,苦读寒窗”。他们一反那种浮泛学风,下功夫深钻马克思主义的有关论述;以此为基,研究中外古今之往论,坦陈自己的独特见解;阐发了普遍联系的性质,及其在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