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20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10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61.
东西方的比较已经有很好的条件和机会,而能否把握住这些条件和机会,需要我们做很大的努力。比较文学的研究是开放的,也有自己的独立性,它的特点就是以不同语言的文学比较为中心的文学研究,要有具体的文本作为证据,要从细节出发,不要空对空地从概念到概念。中西比较的共通性是客观存在的,但客观存在的东西同样需要阐发;阐发的过程中不能将这种共通性或差异性绝对化,持论要全面和客观,一旦把一个本来有道理的话推到极端,把命题绝对化之后就没有道理了。“世界文学”不是纯粹外来的观念,中国现代文学本身就融入世界文学之中,变成世界文学的一部分,而世界文学现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文学的经典也能成为世界文学经典的组成部分。要从中国学者的立场,以中国自己的学术传统作为根基,从中国文学的事实中去发现一些理论的问题,要和西方平等对话,既要避免仰视西方的心态,也要避免简单的民族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62.
潘宁宁  朱宏泉 《管理科学》2015,18(3):90-103
将中国文化下员工“私有”的顾客信任区分为人情信任和交易信任,探讨这两种信任向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过程,分析员工与企业间行为相似和精神相似在转移过程中的调节效用.以保险业的顾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回有效问卷205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员工“私有”信任向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过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顾客与员工间“私有”的人情信任和交易信任对企业“公有”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交易信任部分中介人情信任到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员工与企业间行为上的相似性对交易信任到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有调节作用;员工与企业间精神上的相似性对人情信任到企业“公有”信任的转移有调节作用.研究结论为提高顾客关系管理效率提供了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163.
陈晨  时勘  陆佳芳 《管理科学》2015,28(4):11-22
以认知机制和内在动机理论为基础,探究在科研团队中变革型领导对下属成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中国科学院所属学部内科研团队中的领导者及其直属下属进行调研。由下属完成员工问卷(包括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工作复杂性),领导者对其下属的创新行为进行评价,共获得79名领导者和237名科研人员的配对数据,采用Mplu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科研团队中,变革型领导对其下属的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下属的心理授权在变革型领导和下属创新行为间起中介作用;下属所从事工作的复杂性对变革型领导→心理授权→下属创新行为这一中介作用有正向调节作用,即工作复杂性较高时,变革型领导通过心理授权影响下属创新行为的正向中介作用显著,而工作复杂性较低时该中介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4.
在1949-1979年间的中国,作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不是根据所有权,而是根据作者作为社会成员的资格来界定的,因此最终的作者是作为集体的人民。这样,作为集体的人民和作为个体的作者不能被截然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想象关于文化产品的更加平等主义的实践道路。在这一方面,1949-1979年间中国的实践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65.
张春田  孔健 《云梦学刊》2011,32(3):37-44
章学诚把古文的写作置于古文产生的原初语境中思考,以《春秋》家学作为古文之大宗。这是实斋在乾隆五十四年(1789)之前古文认识所达到的深度。这一时段章学诚关于古文的理念与写作实践,在现有的章学诚研究里尚未被足够重视。1789年之前的实斋的古文世界表现在从古文问题聚合到知识范式层面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6.
相比较西药,中药具备了独特的中医理论基础和物理特性.这些特征为中药发明的可专利性判断带来了诸多的困难.中药发明与专利之间的兼容性成为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新颖性的角度,讨论中药发明与专利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建立适合中药特色的新颖性审查规则.  相似文献   
167.
震惊世界的美国次袋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重大影响美国为什么会发生这一金融海啸,并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本文拟从美国金融法制分析入手,寻找其发生金融海啸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8.
从南宋到元代,福州二徐真人信仰的信众为了获取朝廷赐额和进入祀典,先是赋予神灵以姓名,后又将其指定为历史上的南唐二徐兄弟。二徐被塑造为唐朝忠臣,并以“唐遗民”翁承赞作为陪衬。永乐十四年(1416)明成祖的病情恶化,官员周讷、方宾向成祖推荐灵济宫道医曾陈孙,二徐信仰由此与皇室建立了紧密联系。明廷营建北京时在靠近皇城的位置兴建了灵济宫。北京灵济宫被赋予了保佑北京军民、庇护顺利迁都的功用,并成为明代皇家道场。同时,皇室将亲信道士安置在灵济宫,也从灵济宫道士中选拔道官。这些因素使得灵济宫获得国家长期支持,保持香火旺盛二百余年。  相似文献   
169.
在“中国”与“同性恋”两条脉络里,对英文文献中的中国同性恋研究进行系统地梳理。在“中国”方面,回顾了围绕中国同性恋的“中国性”展开的争论,以及争论背后浮现的全球化同性恋身份与中国文化孕育的同性恋亚文化之间的张力;在“同性恋”方面,首先以香港的同志运动为例呈现出(后)身份政治的寓言,随后检视最近出版的学术专著是如何扮演当下时代(后)身份政治的建构性角色的。最后提供了两点知识论反思———围绕着“中国”问题展开的文献/理论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的反思,围绕着“同性恋”问题展开的对斯皮瓦克意义上的“底层人”再现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0.
白居易诗集中有"感伤诗"一类,但他却带着贬抑的态度看待它。这种态度背后隐藏着诗学史视野以及一直被学界忽略的思想史视野。具体而言,感伤诗的核心内涵是日常生活中的感伤之情。白氏基于诗教观以及性情之辨观念,做出轻视感伤之情和感伤诗的价值判断。这也是感伤诗在其创作历程中由盛而衰的关键原因。白居易诗歌作为体现唐宋诗歌转型的典型之一,他对感伤诗的认识和态度,有助于理解"宋人的诗扬弃悲哀"的问题。这同时也是性情之辨此一哲学观念深刻影响文人生活以及文学的典型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