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6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笑"有两个基本义项,具有义项1的"笑"是非及物动词和一价动词,具有义项2的"笑"是及物动词和二价动词。"笑"在现代汉语中可以构成不同的句型和句模。根据人们的心理状态,"笑"在具体句子中可以分化出不同的动态意义,这些意义呈现连续统状态。  相似文献   
22.
本文认为,中国境内语言的系属,尤其是壮侗语族和苗瑶语族的归属,各家分歧很大,但有三点认识已基本一致:第一,中国语言传统分类法面临严重的挑战,必须重新验证;第二,汉语和藏缅语的关系比汉语和台语的关系更密切;第三,台语和南岛语在历史上曾有过密切的关系。在研究方法上,建立在印欧语系基础上的历史比较法对汉藏语系的适应性较差。汉藏语系的历史语言学应充分注意语言的借用、交融、底层、类型演变等问题,而不是语言的谱系树分类。  相似文献   
23.
陈维昭 《南都学坛》2005,25(1):40-44
清代红学的价值关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元代以来大为流行的"警劝"文学传统,一是儒家正统的人格主义。前一种价值阐释主要表现为对《红楼梦》的家族与情痴这两大主题的关注,后一种价值阐释则表现在具体的人物道德评价上。  相似文献   
24.
不久前于广元君从扬州大学来电,说经过多年努力,他写就了一本《汉语修辞格发展史》,即将付梓,希望我为之写一篇序言。10多年来,曾经在多家刊物上陆陆续续读到广元君关于辞格发展史的论文。今知已形成专著,当然欣喜异常。加上我又是扬州人,对家乡的人和事,一向怀有深厚的感情,对家乡学术发展的支持,自应不遗余力。因此即欣然允诺。一通读了《汉语修辞格发展史》书稿,认为经作者奋斗20多年后捧出来的这一成果,确是一部力作,它有着以下特点。第一,具有开拓性该书的开拓性,可以从三方面的视角进行考察。其一,从汉语史研究的层面看。我国的汉…  相似文献   
25.
周兴陆 《河北学刊》2004,24(6):109-112
一 1919年,傅斯年在<新潮>第一卷第三号<译书感言>里说道:中国的学问和西洋人相比,差不多有四百年上下的距离,但是我们只需几十年的光阴"就可同在一个文化的海里洗浴了".所需的方法是,"他们发明,我们摹仿.他们‘众里寻他千百度',我们‘俯拾即是'.所以我们虽然处处落人后却反而得了个省事的路程,可以免去些可怕的试验".  相似文献   
26.
网络语言的发展是汉语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之一,我们应以开放包容的心态视之。网络新词汇在网络语言活动中产生,服务于网络社会的语言交际,效果是明显的。网络新词汇在网络语言世界具有一定的"全民性",但并不意味着它们最终能够成活下来,并有机会进入到现代汉语共同语的词汇库中。有三类网络词汇有可能成活下来,并最终成为丰富现代汉语共同语的新词来源。  相似文献   
27.
《红楼梦》具有丰富的现代性 ,红学史描述应该关注各种研究现象的文化依据 ,揭示各种问题的学术传统、学理依据与各种流变形态 ;并对《红楼梦》的意义阐释、作者问题、版本问题等研究史各自的阶段性和主要问题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28.
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藏日本的少山堂本<西厢记>是弘治本后最早的<西厢>刊本.由于特殊的原因,<西厢>研究者一向对它情况不明.它实际上是现存最早的中国戏曲评点本.它不但在戏曲理论批评史上,而且在<西厢>流变史上,都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9.
吴敬梓《诗说》劫后复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敬梓的《诗说》,自近代以来 ,鲁迅、胡适等学人普遍认为已不存于世 ,也不见于现代出版的各种关于吴敬梓的著述。笔者近日觅得《文木山房诗说》旧抄本。现将这一发现初步整理 ,并公布于世 ,以期对吴敬梓及《儒林外史》的研究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30.
苏洵是有政治报负和爱国热忱的作者,他曾提出一系列革新政治、富国强兵、抵御外侮之策,他甚至公然肯定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论文不宗传统的文道合一而主张“有为而作”的批判现实的作用,从而更强调创作过程主客观结合的规律,接触到创作理论的根本问题。对《诗》、《骚》、《史》、《汉》、兵家、纵横家以及从孟子、贾谊、扬雄到韩愈、欧阳修的文章评论中,也表现出与传统古文理论不同的取向。其异端精神和特殊艺术辉芒,均无愧于豪杰之文与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