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5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宋、西夏政权长期对峙中,北宋王朝对黄河的军事功能颇为借重,并在黄河沿线的兵力部署、防凌和打凌等活动中多有体现。这种军事战略的运用,客观上为北宋王朝防御西夏发挥了一定的有效作用,成为其整体对外军事防御格局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同时,这一战略也充分暴露出北宋王朝对外斗争中的软弱性,为宋夏斗争的长期开展带来一定弊端。  相似文献   
42.
史学的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凡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达的国家,无不重视史学。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十分重视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就号召全国人民学习中国近代史,认清中国国情,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近几年来,作为文科基础学科的历史学为教育部所扶持,在国内高校中建立了一批历史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为的是培养更多的史学人才、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可见,史学是一l’1不可或缺的学科。那么,史学究竟具有怎样的社会功能呢?首先,历史是冷却或凝固了的现实,研究历史能为指导现实、预测和开创未…  相似文献   
43.
是奴隶们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同唯心史观长期斗争的焦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斗争的一个重要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根本动力.与此相反,一切机会主义者、修正主义者,都是从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出发,否定社会的基本矛盾,宣扬英雄史观,歪曲和抹煞人民群众的伟大历史作用,把社  相似文献   
44.
一、辽朝的怨军 常胜军渊源于辽朝末年天祚皇帝时期,其初创时被称为怨军。关于怨军的创置时间问题,史书记载略有不同。《辽史·天祚皇帝本纪》载:“(天庆七年)九月,上自燕至阴凉河,置怨军八营,募自宜州者曰前宜、后宜,自锦州者曰前锦、后锦,自乾自显者曰乾曰显,又有乾显大营、岩州营,凡二万八千余人,屯卫州蒺藜山。”  相似文献   
45.
宋代城镇人口增加,居住密集,因而火灾较多。与此相应,人们的消防意识增强,宋朝官方也采取了多方面消防措施,颁行了相关制度和法令,其中就包括对官员火灾责任追究的规定。宋朝将防范火灾明确列入有关官员的职责内,对发生火灾后由谁主持救火、应追究哪些官员的责任,怎样确定惩处的轻重等都有规定。在分析宋代官员火灾问责规定的同时,也通过文献记载中的实例,考察这些规定的实行情况。  相似文献   
46.
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地位,如中国封建社会其他时期一样,低男人一等,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作为历史研究来说,仅仅作这样抽象的认识,则是没有什么意义的。欲真实、准确把握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社会地位、社会境况,必须从婚姻、家庭、社会活动等方面,具体考察其实际的生活情形。而客观、真实地认识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的社会生活状况,对于魏晋南北朝史及整个中国古代妇女史的研究,又有着重要意义。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妇女婚姻、家庭状况研究 在男权社会中,婚姻是妇女生活的最重要内容,家庭则是其活动的最重要空间。因此,要了…  相似文献   
47.
略论中国近代农村雇佣关系的异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异质”同存的社会 ,农村雇佣关系上同样存在着资本主义的“异质”。文章认为 ,流民的大量存在或者说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过程 ,是农村雇佣关系发生的前提 ;劳动力的商品化是农村雇佣关系“异质”性的表征 ;流民流向新式农垦企业强化了农村雇佣关系上的资本主义特质。农村雇佣关系上的“异质” ,体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有着不可低估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48.
本文分三部分论述:一是义和团运动兴起之初,多数直隶地方官采取调解、弹压解散的敷衍姑息政策;二是义和团运动发展时期,直隶地方官表现各异:总督裕禄剿抚两难,藩、臬两司从抵牾到对立;道、府、州县官则各行其是,表现为无政府状态。三是分析直隶各级地方官对义和团运动所采取的政策和态度各不相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9.
关于晁错的死因,历代多有评析,说法颇不一致,甚至有的人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晁错之死非由其个人因素所致,为维护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然而最终却成了汉景帝皇位的牺牲品,中央与诸侯国之间矛盾斗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50.
张之洞东南互保新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义和团运动时期,我国出现了北方战火纷飞、东南议约互保的奇特局面.对于东南互保多数论者把它看作一幕"丑剧",其主要策划者张之洞也被且为"通敌叛国"者.也有少数人对张之洞及其策划的互保歌功颂德.笔者认为,这两种意见均欠妥切,有重新认识之必要.1900年6月,在义和团运动的高潮中,在清廷发布宣战上谕后,湖广总督张之洞和两江总督刘坤一等东南督抚通过盛宣怀、余联沅和沈蔼苍等人与帝国主义列强议订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使长江流域及东南数省形成了互保局面.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它出自帝国主义和东南督抚的共同需要,也是当时各种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矛盾的产物.张之洞是东南互保的首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