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综合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发挥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近年来,学者们围绕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民族精神实践的当代启示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但这些研究多关注抗战时期特定主体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较少系统地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背景和现实社会动机两个视角,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人炫耀性消费行 为产生的原因,并从样态、特征和发展阶段等方面对中国式炫耀性消费行为进行了系统研究, 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在新的历史条件实现全民生态消费的具体路径,以及其对于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2016年盛夏时分,我们对河北省著名学者梁勇先生就燕赵文化和封龙山文化进行了深入采访。梁勇先生详细介绍了燕赵文化的地域特性、文化构成和文化特点,指出燕赵文化是京津冀历史上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和重要的文化镜鉴,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用燕赵文化唤起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共识和文化本底的归属感,在文化共识、文化共同归属感的基础上,提高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文化协同。同时,梁勇先生也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依托封龙山文化、传承封龙山文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4.
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成为美丽乡村建设 的重要任务之一。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特殊性为乡规民约在治理农村环境中作用的发挥提供 了可能。为充分发挥乡规民约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就要科学制定乡规民约,使其适 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建立健全乡规民约制定后的评价机制,使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 善。在基层司法领域中发挥乡规民约解决农村环境纠纷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乡规民约是由乡民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原则制定并调整人与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规范。传统乡规民约曾经作为国家法律的有益补充,蕴含着建设法治社会的道德底蕴和文化成分,在一定意义上培养着农民的规则意识、契约精神和权利义务意识。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也存在背离现代法治精神的因素。例如,过于强调自治而漠视国家法律的权威,倡导息讼厌讼理念而抑制人们法律信仰的生成,父权制下的性别歧视冲击着女性权利平等的观念。因此,在法治中国的大背景下必须对传统乡规民约加以改造和完善,既要吸收借鉴其有益成分,更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的基本理念,由国家法对其进行现代法治整合与引导,使其更加契合国家法律和现代法治精神,代表和保护广大村民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6.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健全之“人”。从生命化教育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古典教育观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强调生命具有理性和超越性,倡导生命交往式的师生关系,教育目的是培养整全的人。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点亮”生命,在教育场域中体现为自然教育思潮强调个性化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文化修养。现代科学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发展态势,极端的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导致独特生命个体的价值被漠视,教育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照。在回望人类思想宝库中蕴藏的生命教育思想,反思现代性教育潜藏问题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层面提出构建新时代的生命化教育,以使教育更好地培养具有情怀和个性,更好引领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7.
微媒体因其传播信息迅速、便捷等优点,在当下思政课教学改革中被给予厚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没有更好地形成思政课的有效助力,且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探究在微媒体信息环境下如何发挥思政课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认识视角。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在全新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信息传播习惯,理清微媒体与思政课结合过程中出现困境的原因并提出化解之策,以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9.
"非遗"进思政课堂是近年"非遗"进高校活动的拓展与延伸,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可实现展示艺术之美到达到精神共鸣的飞跃。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为例,分析了"非遗"进思政课堂的可行性、重要意义和实施策略。"非遗"是活态历史,进《纲要》课堂可有效缩小大学生与近现代历史的距离感,使价值观教育方法趋于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肃清网络不良言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行为修正理论主要功能是对人的行为予以导向,并且加以规范、修正、限制和改造,根据结果的好坏进行正强化和负强化。这一理论可应用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本文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研究对象,从行为修正理论模式应用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必要性,高校思政课行为修正模式的理论构建,高校思政课行为修正理论模式的教学效果和反思等方面阐述了行为修正理论模式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这对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