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4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137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81.
82.
中国改革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实现改革总目标的核心问题。这需要我们反思改革逻辑,挖掘改革动力,总结改革经验。中国改革取得成功是各种动力形成历史合力的结果,在这些动力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动力,人民群众是主体动力,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是中国改革的科学方法。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党的领导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人民群众的动力居于基础地位,具有最终意义;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是二者发挥作用、增强成效的科学方法。总结中国改革可以得出以下经验:制度改革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制度建设要与意识形态相适应;制度改革要遵循国家与各主体利益关系相协调原则;各种制度改革相协调并在不同时期有重点推进。  相似文献   
83.
城市化困境导致学界一致认同的城市化模式受到质疑。人居聚落由于聚落主体心理的变化,必须要由城市化的高度集中模式走向适度的分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为人居聚落由城市化模式走向后城市化模式的复归提供物质条件。聚落主体的心理演变是人居聚落后城市化复归的基本动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动向也表明,尽管从集中走向分散是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聚落发展方向,但由于聚落心理的复杂性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艰难性,都揭示出人居聚落后城市化趋势不是一次可以完成,从集中到适度分散的后城市化聚落是一个充满反复的振荡过程,过程的复杂性往往使得人们对后城市化聚落的复归难以置信。因此,建构人居聚落的后城市化模式,设想其基本维度,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为后城市化聚落的走向提供可能,将会为城市化困境的解决提供一个全新的答案。  相似文献   
84.
85.
科学发展观:执政范式的现代化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范式的与时俱进是执政党解决发展问题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作为执政范式的新发展具有历史的合理性和延续性。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物质生产力、自然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均衡发展,在发展、和谐、代价三大向度内规避风险,是执政范式现代化的经验性诉求。  相似文献   
86.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是响应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号召的重要环节,对促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课程质量整体跃升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高校思政课公众形象评价体系需要在明晰其内涵特征和时代背景后,积极探索合适的评价原则、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以奠定评价体系的框架性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现阶段评价体系特征,使其在理论与实践双重检验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推动高校思政课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7.
《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的自然哲学著作,新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中的硬核内容。新自然观将“时间之矢”引入自然界,是关于自然史(即自然界的历史)的辩证法。马克思《博士论文》中的原子论自然哲学是缺乏历史性的物活论,其后续与马克思试图完善唯物史观自然史基础的努力相契合。恩格斯自觉承担起发展基于大历史观的自然史方法的理论任务,其切入点是辩证唯物主义新自然观。自然史是恩格斯与马克思具有高度共识性的话题,所谓马克思历史辩证法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相对立的说法,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双重误读。  相似文献   
88.
1959年庐山会议,以纠"左"始,却以反右终,其转向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来说,根本原因是捍卫"三面红旗"、实现奋斗目标;直接原因是防止群众泄气、坚持继续跃进,避免党内分裂、保持党的团结;深层次因素是巩固个人权威、警惕中国式赫鲁晓夫的出现,维护党的威信、防止波匈事件在中国上演。从客观上来说,党内风气、一些偶然巧合和个人历史恩怨等因素为会议转向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89.
<正>主持人语:2012年7月6日,在石河子大学举行的"首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论坛"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以及来自北京市社科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辽宁大学等知名专家学者就增强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  相似文献   
90.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自"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教育教学模式单一、学生积极性不高、教师地位尴尬等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