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1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0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35篇
理论方法论   50篇
综合类   2734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03篇
  2012年   139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71篇
  2008年   239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93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66篇
  2003年   241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教育信息化就是使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充分运用,促进教育现代化。通过对教育信息化的内涵、特征及其作用的系统了解,可以把握教育信息化与高等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必须以提高认识,改变传统教育理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案;加强教师信息技能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质;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等思想来进行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22.
钢琴集体课教学刍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钢琴作为普及音乐文化的工具 ,在音乐基础教育中 ,有其特殊的价值和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技术条件下 ,运用数码钢琴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 ,是改革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的科学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约翰·邓恩 (JohnDonne)《告别辞 :请勿悲伤》和秦嘉《留郡赠妇诗 (其一 )》的文体比较 ,略窥中英诗歌在文体上的异同。虽然两首诗的主题和创作背景大同小异。可是在文体上 ,两首诗又体现了英汉诗歌各自的特点。同为与爱妻的惜别之作 ,除了意象的选择和词语的运用各具特色外 ,韵律特征和句法差别也很大。究其根源 ,英汉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和英汉语言结构的不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4.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音乐教师,他们的主要工作方式是课堂教学与组织学生的业余演出,文章指出高师钢琴课应侧重于对学生音乐伴奏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侧重学生演奏技能与表演能力的培养,并验证了开设"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5.
汉英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任何语言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和表达能力.文章通过对汉英文化差异在语言学各个层次上的表现,以及英美文化背景知识对汉英文化影响的探讨,提出英美文化导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6.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知识产权存在较大的关联性,《生物多样性条约》的相关条款与知识产权密切相关,围绕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知识产权理论不断发展,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也应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27.
素描是一种对话。是内心最真诚的情感的表达,真诚不同于真实,真正感人至深的真诚而非真实。真实只是真诚的一个方面,不折不扣的真实正是艺术的大敌。由此而论,作为造型艺术基本功的素描教学,从一开始就不单纯是技术训练。更重要的是唤醒学生的内在潜能,使他们进入敏锐的感知世界。  相似文献   
28.
《诗经》时代中原各诸侯国的地理位置及诗中所咏风物多数在目前尚存遗迹。《诗经》中作于中原之诗的文化内容,主要是:对祖先神灵崇拜的宗教文化;重视婚爱的民俗文化;追求人体美的文化心理。研究《诗经》时代中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重新认识文化的延续性;有助于明确认识地理环境与文化产生、发展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中原文化乃至我国民族文化特点的认识。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西游记》题旨、人物、故事以及思想内涵的全面分析,探讨其在中华民族伟大振兴中的积极意义,认为《西游记》所表现出的异域探索的开放意识、抗争与进取精神、自由与秩序的辩证统一、无所不在的“变”的哲学、人格理想的批判精神、团队和群体奋斗的精神以及人才思想,是民族振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30.
终身教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它经过古代的萌芽,近代的酝酿,发展到当代,逐渐形成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思潮,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主流,是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个体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