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6篇
  免费   7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87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61.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时间和空间得到迅速拓展。教育时空拓展正如一把双刃剑,给教育活动的实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享受机遇的同时也要迎接教育时空拓展所带来的挑战。通过分析教育时空拓展的内涵与表征,发现教师专业成长正处在社会化、终身化与数字化的发展大潮中,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育时空拓展带来的机遇,同时慎重应对由此面临的挑战,不断提高应变能力,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幸福教育不仅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对教育现实的批判反思。从幸福教育概念、幸福教育的相关调查、幸福教育的实践路径对国内的幸福教育研究进行回顾和述评。幸福教育的概念应由三重层面、三大重心和多个关键词共同建构;幸福教育的相关调查应扩大范围和对象,尤其要加强对特殊群体的调查;幸福教育的实践首先要处理好教育过程与教育目的、学生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其次要师生幸福并重,从德、智、体、美、心等各方面实施幸福教育,构建“课堂-校园-社会”三位一体的幸福教育体系。未来幸福教育的研究要从其他学科中汲取营养,从国外和古代吸取精华;在研究方法上,要更加多元;同时,还要积极探索如何实践幸福教育。国内应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的幸福教育,新生“中国式幸福”。  相似文献   
63.
学前班是对学龄前儿童进行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是农村发展学前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农村小学附属学前班的办学管理体制、教师编制等方面存在不合理性,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发展不容乐观。应优先考虑将学前班纳入义务教育,进一步完善教师编制,完善教学和组织管理制度,提升家园合作质量,这样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学附属学前班教育发展困境,是实现农村学前一年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4.
人文学科课程变革思想的形成是斯腾豪斯个人成长和研究经历中的一系列关键事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发现,"社区生活的经历与文法学校教育模式的影响"研究生导师及其所建立的教育共同体的启发"第一次出国经历与社会学教职带来的兴趣转变"和"《文化与教育》的写作与出版"这些事件引发并促使他对教育解放这一问题的理论思考变得逐渐清晰,而"在人文学科课程计划中实践教育解放的理想"则在实践层面上验证并丰富了人文学科课程变革思想,这些关键事件共同促使斯腾豪斯人文学科课程变革思想最终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65.
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向纵深发展,教育国际交流频率与日俱增。本文选取参与(Reciprocal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and School Education between Canada and China,RLTESECC)加拿大温莎大学交换学习项目的中国X大学职前教师为个案,通过访谈、文本内容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考察职前教师对教师职业、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主观理论水平,并基于此构建职前教师跨文化学习的主观理论结构图。由此得出,职前教师对专业素养的全景式认知、反思有助于职前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转化及跨文化学习对职前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深远而持久等结论。  相似文献   
66.
对340名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女教师在科研积极性的科研行为维度上比男教师更积极;(2)示范学校教师在科研积极性的科研认知维度上明显高于一般学校教师,示范学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更多受学校政策、领导支持和科研效能感的影响;(3)不同年龄教师在科研积极性及其影响因素上的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4)高职称教师比低职称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更容易受影响因素的制约;(5)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6)学校政策、领导支持、科研效能感能有效预测特殊教育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相似文献   
67.
为了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云南省普洱市人民政府依托重庆市教育学会、云南省教育学会、西南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举办中小学教育发展报告会暨校长论坛.来自重庆、广西、广东、黑龙江、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专家学者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围绕“中小学教育管理与教育质量”这一主题,就如何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以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进行了学术研讨.来自重庆、广西和云南的10位中小学校长围绕同一主题,通过论坛报告,对当前中小学校长领导、教育管理和教育质量进行了深度反思,就新形势下的教育发展背景、校长领导制度、学校文化建设、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大数据教育资源、教师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对于促进城乡中小学教育管理、学校内涵建设和教育质量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8.
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是当地人们智慧的结晶,也是当地特有的课程资源.以彝族乡土知识为例,将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有助于传承西南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师生乡土情感和民族情感,推动西南民族地区乡村学校的特色发展.西南民族地区乡村课程建设面临着整体条件较为落后、乡村教师课程素养亟待提升、乡土知识合理性遭受质疑等现实挑战.因此,要加大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宣传力度,增加相应的经费投入,明确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的具体目标,采用灵活多样的融入方式,立足乡土特色提升教师课程素养,建设乡村课程资源库,从而确保西南民族地区乡土知识融入乡村课程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69.
教育公平是教育领域中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其范围之广、问题之复杂使得学者对其研究热度只增不减。文章从罗尔斯正义论的视角出发,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当前教育中存在的教育权利分配不公正、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最少受惠者补偿力度不够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根据罗尔斯“正义可以通过修正社会制度实现公平”的观点,对构建公平的教育制度提出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70.
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修订及验证——基于双因子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根据双因子模型在已有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基础上进行修订。为了验证问卷的信效度,在重庆地区抽取10所小学分两次进行施测,样本量分别为1 334和1 875名小学生。修订后的问卷共27个题项,包括心理素质一般因子和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以及适应能力三个特殊因子。双因子验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问卷的结构效度良好且优于传统单维模型和三维模型:CFI=0.943,TLI=0.932,RMSEA=0.039,SRMR=0.032。心理素质总分和认知品质、个性品质以及适应能力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分别为0.94,0.90,0.85,0.82;重测信度分别为0.70,0.68,0.73,0.57。心理素质总分与生活满意度、孤独感以及抑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45、0.43,表明问卷具有较好的外部效度。修订后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