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73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6篇
社会学   30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民国时期,众多知识分子怀抱“职教救国”理想和信念,希望通过发展职业教育来拯救国家,振兴民族。这些职教知识分子虽然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但是他们寄予“救国”厚望的职业教育在现实中还是遭受到了“学”“用”脱离、传统观念鄙薄职业教育、外来理论难以适应本国需要的境遇。  相似文献   
92.
面对国家质量转型、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对职业整合能力的需求,从业者提升职业素养已显得极为重要。中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主体,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质量观,不仅是促进自身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前提,也是保障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的关键。然而,当前对于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内涵与养成路径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或难以消解其模糊界定。基于此,梳理中小学教师典型的继续教育质量观,深度解读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的内涵和表征,继而基于“能力本位”的增值性质量观,通过以能力增值为评价标准、以提高质量为保障标准等实践路径,整体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个人品质和能力,就不失为贯彻“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核心要义及重要举措,也可为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提供智识支持。  相似文献   
93.
童话故事作品中流淌着成人的儿童观。中国原创童话故事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妙笔生花的故事背后印刻着时代的缩影,纵横交错的时局聚合出凛然不同的儿童观,深刻影响着儿童文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与艺术章法。通过回顾与反思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原创童话故事的发展,探讨不同时代童话故事“文以启蒙—革命至上—功利主义—回归人性—走向儿童—对话儿童”的儿童观发展脉络,映射出儿童观历经不断重塑与逐步构建、最终形成体系的百年变迁历程,以史为镜为当下原创童话故事及其蕴含儿童观的未来走向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94.
在教师作为“人”的语境中,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应然地指向“人”生命的成长:伦理始于人生命客观存在的需要,长于己身与他者生命的联结,始终追寻着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然而,生命与伦理的应然关系在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构建取向、培育内容和发展路径中都没有得到重视,更无法发挥效用。因此,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的建设需得回归到教师作为“人”的生命,以生命之幸福引领取向,以生命之价值滋养关系,以生命之力量支撑发展。  相似文献   
95.
学前儿童STEM教育是由儿童、环境、教师等构建的科学素养取向、儿童本位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全方位、立体化整合系统。整合作为学前儿童STEM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构成要素上呈现为以知识概念融通为核心基础,以情境因应为外驱力,以儿童的学习思维为内驱力,以学习共同体的交往实践为助推力,在理念上凸显批判性和假设性的知识观,实践性和交往性的学习观,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教学观以及真实性与虚拟性的情境观。学前儿童STEM教育的本土化应在分析共性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应扎根历史文化,从价值重塑,本体重构和认知重建三个维度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96.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为促进大后方社会建设及前线各项事业顺利进行,极力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统筹规划,逐步形成了以检验分发、征调为主,融政府统筹分配、学校和社会组织介绍及个人谋生等形式于一体的就业网络,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实现了最大限度的就业安置,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尽其才,实现了高等教育在抗战中的独特价值,其就业政策及管理形式对今天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不乏借鉴和启示之处。  相似文献   
97.
在优质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我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存在建设理念重"均衡"轻"发展"、建设标准重"统一"轻"特色"、资源配置重"投入"轻"效益"、实施过程重"外延"轻"内涵"等问题。因此,需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立足统筹城乡教育,把握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之间的内在逻辑,探索我国城乡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的特色之路。  相似文献   
98.
采用群际囚徒困境差异最大化游戏(IPD-MD)和群际囚徒困境游戏(IPD)的重复决策设计,模拟具有不同冲突历史的群际冲突情境,探讨不同回报方式对个体在群际冲突情境中的决策动机及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不论群际间是否存在冲突历史,个体在模拟的群际冲突情境中都表现出了一致的决策动机和行为特点:在虚拟回报条件下,超越外群体的竞争动机主导着个体的行为,个体捐献更多的游戏券到组间公用基金以最大化群体的相对收益;在现金回报条件下,使内群体受益的利他动机主导着个体的行为,个体捐献更多的游戏券到组内公用基金以最大化群体的绝对收益。回报方式对个体在群际冲突情境中的决策动机及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群集模块式课程运用群集模块式课程设计模式,体现出"宽基础、活模块"的特点,实现了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个人本位三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兼顾融合。该课程因多元化走向的课程目标设计、宽与活兼顾的课程结构设计、多路径选择的课程实施设计以及能力本位的课程评价设计从而成为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英语培养目标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00.
在60多年的从教生涯中,徐仲林先生一方面以言传身教的方式体现了立德树人是教师本职所在、扎实学问是教师立身之根、教书育人是教师为师之本、理想信念是教师修身之本、以身作则是教师育人之道、仁爱之心是教师处世之本、道德情操是教师成事之基等高尚的师德和优良的师风,另一方面还以躬耕求实的方式诠释了“经师”与“人师”融合统一、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立己与达人相辅相成等卓越的教学智慧。这些优秀品质和教学智慧共同构成了徐仲林先生独特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时代“大先生”之风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