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78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清代湘西商业市镇的发展及其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经济并不发达的湘西崛起了一批规模不小的商业市镇,成为湘西历史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原因主要表现为山区开发促进了整个湘西经济的发展,为市镇的崛起奠定了经济基础;大量外来移民为其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交通的发展为商品生产和流通提供了条件;教育的进步为其兴盛提供了智力支持。四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促进了湘西商业市镇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442.
生态人类学已成为文化人类学研究领域的一支备受瞩目的新兴学科。生态人类学的学科任务是致力于文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从而实现生态与环境、人与环境的科学的、持续的发展。本文从国外生态人类学发展的分析框架出发,着重对国内生态人类学相关文献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443.
《(中国小说史略)批判》,是一部严肃认真的学术批判的好书,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它高屋建瓴,评判得当;广征博引,论述详尽;有破有立,见解新颖,同样可以作为高校中文系教科书。与《中国小说史略》对读,更能增长知识,扩大眼界。  相似文献   
444.
酒与文字犹如酵母与酒瓤在互为因果相与发酵的漫漫岁月中日见其产品之醇正、醇厚和醇香,这就是酒与文学的天然缘分。酒之于文学的巨大威力要从生理心理以及酒文化的美学原理上来加以考察。美学生理学认为,人之所以爱美且能够十分准确地感受到美,是因为生命活力的作用,而生命活力要依靠一种被视为重估价值所最终根据的“强力”支撑。尼采认为在所有的强力状态中,“醉”是第一条。酒神精神就是生命的自由精神,中国的道家思想更接近西方的酒神精神。因此中国的酒文化精神应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对于酒文化而言,道家思想在儒道释三家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中国的酒文化却肇始于儒家,这一则是因为酒的生理作用及其客观效力,二则是因为中国的儒道释三家并非水火不相容。相反,儒道释三家都很重视心灵问题,都建立了各自的心灵哲学。儒道释三家所追求的人生与审美境界都以天人合一的“和雅”之境为最高目标。三家互补相融构建以“和谐”为核心的“和雅”精神才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完美整体。儒道释三家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中国传统美学使中国的酒文化精神迥然有别于西方的酒神精神。  相似文献   
445.
陶金华 《民族论坛》2012,(18):75-78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打工群体开始从山区走向平原,从内陆走向沿海,从农村走向城市。在这一过程中,少数民族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处世态度,呈现出自身的特点。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和研究范畴,对少数民族打工的内涵、动因、特点、影响与社会适应等进行过很丰富的调查和研究,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回顾与展望。  相似文献   
446.
黔西北地区是清代前期贵州矿业开发最集中的地区,吸引了大批外来人口从事以矿业为中心的各类经济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巨大的人口压力,但给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也不容小觑。本文从环境史的角度来研究清代前期黔西北的矿业开发造成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石漠化、森林破坏等环境问题。最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加剧了石漠化进程;二是森林资源的耗竭。  相似文献   
447.
依据西晋人的取名礼俗与族属谱系,可以推证出荀岳家族墓志中子嗣生卒年月、仕宦履历及姻亲谱系。墓志记载了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丧葬礼俗,是家谱在墓志中的再现。墓志文本范式反映出家族兴衰荣辱与当时社会礼俗之间的文化同构。聚族附葬习俗,体现出附葬者与墓主人之间、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一种亲族同门情义的认同。墓志中的拜时妇、三日妇之婚俗,突破了"周公六礼"之约束,在西晋社会动荡的背景之下,有利于家嗣的传衍,是合乎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448.
19世纪的英国社会经历了被称为“工业革命”的大变革,工业革命不仅意味着经济的巨大增长,而且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动。生活在这一时期的威廉·科贝特目睹了工业革命的复杂变迁和给乡村及城镇带来的极大变化。他敏锐地观察到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英国,社会矛盾也相当突出。科贝特办报撰文,针砭时政,宣传议会改革,尤其用13年的时间对不列颠岛进行了全面考察,并用期刊随笔的形式发表了系列文章,后汇集成著名的《骑马乡行记》。《骑马乡行记》反映了19世纪初英国社会尤其是乡村农业生活的流弊,对这一时期英国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示和批判,他的文字中常常出现“古老快乐的英格兰”,流露出对工业革命前英国社会的守望和眷念,反映出工业化来临后英国文人对现实的不适和调整。  相似文献   
449.
钱钟书对我国古代梦文化的研究,是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影响下,以融会中西文化为一体的研究方法进行的,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色,还进一步探讨了中西情诗在梦境描写中的异同。这既为我国古代梦文化开启了现代性研究的先河,也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50.
《楚辞》研究:功夫在书外——以《楚辞》文献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以《楚辞》研究所涉及的内容,以例证的方式说明:《楚辞》研究要想有所进步和发展,必须注意《楚辞》研究以外的文献及其研究成果;同时必须注意非专业的《楚辞》研究者在他们的研究领域所作出的研究成果。只有同时注意到这些学术研究成果,《楚辞》研究才可能有所新的突破和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