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2篇
综合类   103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是顾城自选代表作中的一篇,但有些地方存在着粗糙化庸俗化的理解.在诗中,顾城建造了一个至美的世界,却表露出自己心灵的脆弱.美是诗人的全部,因而竭尽守护,但由于脆弱,诗人流露出恐慌和惧怕的情绪.二者的交织隐伏是全诗的情感基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网络游戏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贡献良多,但网络游戏对伦理道德的消极影响也有目共睹.笔者通过对网络游戏伦理道德问题的分析,指出对网络游戏中显现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揭示并赋予伦理意义加以讨论的必要性,指出必须超越技术层面,从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层面上考察和研究网络行为,建立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13.
头发不只是人体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不论是文字,还是词语,都能体现它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中国对外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遭受反倾销诉讼有增无减,呈上升势头.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将中国认定为"非市场经济体"国家.本文拟就西方国家对"非市场经济体"认定的概念、本质、及其"替代国制度"的歧视性危害,中国应对之策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电子媒介的出现使儿童信息世界中的信息内容、信息建构及信息差异发生了变化。其作用原理在于电子媒介改变了儿童的信息表征、信息解读、信息互动。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给予回应:一方面,明确并保障儿童的媒介权利,发挥儿童生命张力;另一方面,学校、家庭、社区三主体共同开展儿童媒介教育,三者合理分工形成教育合力,让儿童在真实的媒介环境中学会生存、发展自我,从而做到对电子媒介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社会救助反贫困的困境及政策调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脱贫攻坚时代,中国农村反贫困形势进入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的新阶段,面临着新形势:“两无人口”数量巨大,兜底脱贫压力激增,相对贫困问题更加突出,已脱贫人口返贫风险大,农村贫困人口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更加强烈。当前中国农村社会救助政策运行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反贫困“造血”功能不足,救助标准过低,兜底脱贫作用有限,救助政策简单叠加,能力提升政策缺失,低收入群体争当“贫困户”。面对后脱贫攻坚时代农村反贫困的新形势,农村社会救助政策亟需强化兜底脱贫保障和政策衔接,更加关注相对贫困和多维贫困,规避救助依赖,建立贫困风险预警机制,注重贫困者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蒙学读物研究,是诠释传统蒙学思想、实现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是探求中国教育学话语体系的重要过程和经验启示。20世纪以来,蒙学读物研究在我国获得长足发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批判基础上内容重构阶段、视角转换基础上价值重审阶段、回溯基础上现代转化阶段。研究主题历经蒙学读物内容适切性评价与审思、价值追问、流布与现代关联研究的变化;研究方法亦有经验归纳法、文献研究法、诠释学方法的主次变换;逐步构建了研究基本框架。研究成果日渐丰厚,但经过系统梳理、总结发现尚存一定程度的“失语”困境、研究方法层次意识和综合抽象深度不足的忧虑,因此,未来需要重点在推进蒙学读物本真诠释和学术话语连接研究、建构综合且有层次蒙学读物研究方法体系、提升研究者的传统文化涵养和学术研究素养三方面用力。  相似文献   
18.
童话故事作品中流淌着成人的儿童观。中国原创童话故事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妙笔生花的故事背后印刻着时代的缩影,纵横交错的时局聚合出凛然不同的儿童观,深刻影响着儿童文学的价值取向、审美追求与艺术章法。通过回顾与反思五四运动以来中国原创童话故事的发展,探讨不同时代童话故事“文以启蒙—革命至上—功利主义—回归人性—走向儿童—对话儿童”的儿童观发展脉络,映射出儿童观历经不断重塑与逐步构建、最终形成体系的百年变迁历程,以史为镜为当下原创童话故事及其蕴含儿童观的未来走向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9.
学前儿童STEM教育是由儿童、环境、教师等构建的科学素养取向、儿童本位取向和实践取向的全方位、立体化整合系统。整合作为学前儿童STEM教育的本质属性在构成要素上呈现为以知识概念融通为核心基础,以情境因应为外驱力,以儿童的学习思维为内驱力,以学习共同体的交往实践为助推力,在理念上凸显批判性和假设性的知识观,实践性和交往性的学习观,开放性和生成性的教学观以及真实性与虚拟性的情境观。学前儿童STEM教育的本土化应在分析共性教育要素的基础上应扎根历史文化,从价值重塑,本体重构和认知重建三个维度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20.
刘萱的散文诗作品中,充满着浓浓的生命意识,跳跃着灵动的生命意象,既有对生命的本原的探索,也有生命的历史文化积淀的厚重,既是属于人类社会的,也是属于大自然的,展现了一幅生命的全景.在艺术上,她充分调动哲理、象征及艺术通感等多种手法,在简短凝炼的篇幅中,构成了对生命的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