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中华经典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美德的结晶,对经典的传承是大学教育应尽的责任,师范生是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责无旁贷地担当起经典的传承使命。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也成为当下之重。诵读技巧、诵读流程、诵读背景的有效选择能使师范生的语言表达技能、教学组织技能、运用技术技能得以提高,从而提升培养的水平。  相似文献   
22.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看,《沧浪之水》讲述的是一个“组织部又来了个年轻人”的故事,是对这一主题的续写和改编,也是对“年轻人”和“人”的又一次重新想象。同时,《沧浪之水》是在“新写实”之后现实主义创作的又一次尝试,它在再一次充分地释放现实主义能量的同时,也同样受到了这一写作方式的限制。这一限制既体现在小说的创作当中,也体现在批评家的批评文本里。  相似文献   
23.
24.
《闽都别记》是清代福建地区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对这部小说中的海洋叙事加以梳理,从海洋观念的发展、海商形象自由精神的大量描绘、海洋文化下特殊风俗的体现、海洋叙事中猎奇性和纪实性并重的时代特色等四个方面,探讨《闽都别记》中所展现的多元化的海洋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5.
在戏曲创作中,自然被视为一种重要的美学追求。清曲论家梁廷枏所著《藤花亭曲话》便明确标举戏曲语言贵乎自然的创作理念。在梁氏看来,语言上的自然性表现为对情自肺腑的真实、庄语入曲的巧妙和文辞声律的谐调。以上三者,既是梁廷枏语言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又是他提出的裨益于语言自然性的创作途径。  相似文献   
26.
第二次女权主义浪潮伊始,美共领导的左翼女性文学的影响并不明显,但随着运动的深入开展,其影响也愈发显著,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它产生于两次女权主义浪潮间的低谷时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传承作用;其次,它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坚持在性别、族裔和阶级三重关系中探索妇女问题,为新浪潮奠定理论基础;第三,它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女权主义作家,不仅传承了女权主义思想,也为新浪潮储备了人才。  相似文献   
27.
西方美学素有形而上学传统,后现代主义美学全面反形而上学,形成了诸如反本质主义、生活美学、身体美学等"形而下"的美学。后现代主义美学否定了审美的超越性,也就否定了美学自身。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批判后现代主义美学,重建现代审美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8.
清代中叶妇女诗话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其特征表现在妇女诗学意识的自觉性、诗学著作体例的成熟化和诗学理论的个性化。其成因是来自于社会和女性自身两大因素的推动。  相似文献   
29.
30.
郁达夫南洋时期积极倡导现实主义文艺理论,加强了马华文学现实主义创作思潮的地位,提高了马华文学的创作质量。郁达夫的文艺实践活动,为马华文坛培养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留下珍贵文学遗产,促进了当地文艺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