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8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4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37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7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高校新闻网是高校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新形势下,要积极探索高校新闻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应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引领学生成长成才;坚持新闻宣传,整合校内外媒体资源;坚持校园评论,掌握网络舆论的主导权;坚持互动交流,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强化高校新闻网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52.
作为人力资本积累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教育会影响居民幸福。文章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8年微观数据,采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教育水平和教育回报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运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教育回报在教育水平影响居民主观幸福感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教育水平和教育回报均对居民总体的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使用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以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一致。分群来看,教育水平提升会显著增加教育程度较低、农村户口、男性三类群体的主观幸福感;收入提高能够显著强化教育程度较低、城市户口及男性居民的幸福体验;而社会交往则会促进所有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明显提升。就中介效应而言,教育的物质和非物质回报在教育水平影响居民幸福中的中介作用均较为显著,不过相较于社会交往,收入的中介作用更为明显。另外,研究也发现,教育水平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中介效应目前尚不及直接效应三分之一水平。因而,为进一步发挥教育在增进居民幸福中的积极作用,应继续全方位大力发展教育,并着力破解教育机会不均问题,以使提高教育水平成为全体居民实现收入改善、阶层跃迁以及幸福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3.
李娟  李昌圣 《理论界》2010,(5):90-91
齐格蒙特·鲍曼的"流动的现代性"思想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及其后来进行批判反思的成果。这种流动的现代性思想作为一种"二维"的现代性批判理论,对于处在双重境遇中的中国,应对和化解全球化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54.
用自编大学生挫折感问卷,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对重庆市某大学在校1 320名学生的挫折感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以及学校管理三个维度上的挫折感较强烈,而且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恋爱、生活、就业和学校管理等维度上存在差异。在挫折感特点研究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对引起大学生挫折感的内外两方面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工作提出相应对策,即根据大学生挫折特点开展工作,一方面贯彻挫折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建立五级干预体系,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全方位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55.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始终局限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狭义的人文性的简单理解,缺失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的文化观照,故使语文教育在剥蚀了文化土壤的内涵同时,显示出异样的工具化、单纯的审美化,缺少文化与思想。本文试从语文名称的演变与文化的流失、语文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等方面,探究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与文化观照,希望有助于厘清和拓宽语文教学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56.
西南民族地区的基本特征是自然人文资源富集与经济科技滞后并存,这种特征要求西南民族 地区的反贫困策略必须以“文化-教育-经济共生”为根本向度。在“文化-教育-经济”共生系统中,教育通 过培养能将自然与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恰切”人才,盘活文化与经济关系,从而促 使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在“人”这个教育对象上实现“共生”,达到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57.
从高校校报编辑工作特点和双重角色入手,以文献研究和已有相关量表为基础,结合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所获得资料,编制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问卷。对测试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表明,高校校报编辑的压力主要来自职业发展、工作特征、领导支持、工作负荷、生活保障、行业竞争6个方面;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取的6个因素与构想模型拟合较好,编制的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量表的信度、效度均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今后测量高校校报编辑工作压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58.
为应对社会对培养人才质量提升的要求,西南大学进行了三学期制改革。经过五年的探索与推进,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三学期制,对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和全面发展、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有限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增强办学实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然在实施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研究认为:三学期制的改革前瞻主要应从加大投入以增加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59.
区别于本科教学模式的高职院校EDA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DA已成为现代电子电路设计的主流技术。继本科院校之后,国内的高职院校也开始相继在工科电类专业开设EDA技术相关课程。文中就高职院校开设EDA技术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存在的如HDI。语言选择、实验实训环境建设、学生积极性提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本门课程在专业学习中...  相似文献   
60.
采用词汇判断法对多词义多义词(如:twist)、少词义多义词(如:pupil)、多词义意义多义词(如:bark)、少词义意义多义词(如:court)进行研究,结果发现,类似twist之类的多词义多义词和类似bark的多词义意义多义词比其它两类都有显著提取优势。由此推知,引起多义词提取优势的真正原因并不是因为多义词有多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