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9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1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73篇
理论方法论   119篇
综合类   1378篇
社会学   46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180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61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以两厂商的理论推演及两例计算说明,指出互相持股所引起的不合理分配及其股权毛额及毛盈余各个海市蜃楼的程度。认为由互相持股所引起的不合理分配是不容忽视的,应合理地予以防范。  相似文献   
92.
中州文士对元代儒学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中州文士对元代儒学复兴的贡献。文章分四大部分 ,即缑氏山杜时升、杜瑛父子维系二程性理之学的贡献 ;河南姚枢光大北方理学第一功 ;河内许衡继往圣、开来学之功 ;鲁山王磐、西华徐世隆、卫辉王恽推波助澜之功。  相似文献   
93.
战国时期,使儒学向适应封建统治需要而发展的,当推孟子与荀子。孟子更多地继承了孔子学说仁爱的方面,荀子将儒学大胆改造,使之具有了浓厚的法家色彩。孟子思想最有价值的是将孔子的“仁者爱人”学说发展为民本主义和从性善论出发,鼓吹王道、仁政。而荀子则改造孔子的仁义礼信,而趋向“礼义”,崇礼重法;他又改造孔子的天命观而为“制天而用之”,向朴素唯物主义发展。他还倡性恶论,发展为系统化的教育思想。故战国末期和秦汉时代的儒学,更多地是受荀子学派的影响,汉武帝“尊儒”之后,思孟学派才渐得正统地位。这使得后世的统治术形成了“外思孟而内荀卿”模式。  相似文献   
94.
耶律阿保机作为契丹族一位杰出的首领,他能审时度势,创建契丹(辽)王朝;东征西讨,南攻北伐,开拓疆土;南进中原.行州县制,灭渤海国,建东丹国;崇尚儒学,以“仁义”治国;弭兵轻赋,与民休养生息;广揽汉人,尊重人才;番汉分治,强干弱支;以法治国.变易旧俗。在中国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95.
《文史哲》2011,(6):166-168
<正>~~  相似文献   
96.
传统儒学的治世思维模式直接影响着其解决民生问题的效力。儒学只有突破现有研究民生问题的简单模式。立足现实,才能找到关注民生问题的适当方式。囿于学术性研讨以期引起社会关注,从而推进诸如经济之类民生问题的解决,这却是儒学不能承担的。如何从细节入手关注人的安身立命,才是现代儒学思考民生的切入点。显然,现代学者就儒学的生存形态所做的探索远远不够,这直接影响到了儒学的生存土壤。而对儒学生存土壤肥力的改进与对公共知识分子担当精神的培育,既是儒学实现自身转化的关键,也是儒学解决民生问题的突破点。唯有如此,儒学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方案才能为陷于现代性困顿中的人们开启智慧。  相似文献   
97.
前秦苻氏家族的多元文化倾向及其成因考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胡十六国时期,略阳氐族苻氏自陇右而关中、中原的迁徙发展,以及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西域佛教文化的借鉴、对新兴的玄学思潮的接受,在当时的北方少数民族之中,堪称典范.苻氏家族崇儒学、奉佛法、谈玄论道,不仅是争承正统、君临华夏的需要,也是提高家族地位、跻身于衣冠世族的需要,更是特定时期多民族文化趋于融合的历史必然.虽然由于种种原因,苻氏家族最终未能实现一统华夏的梦想,但是,其自身体现的进取精神、对多元文化的兼收并容以及促进多元文化交融的客观效应,今天仍然值得我们探讨学习.  相似文献   
98.
金元之际,彰德是北方传统儒学发展的中心,也是理学北渐的主要传播区域。浓厚的儒风影响了这一区域内的杂剧作家的创作,在价值观念多元、创作风格各异的特殊时期,他们的作品表现出了独特的思想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9.
近年来学术界对儒学的研究,日渐深入,著作迭出,成果丰硕。有儒学通史著作,有专题著作,也有断代和地域方面的著作。但是,尚未见有关于儒学南传方面的专著发表。何成轩撰写的《儒学南传史》,是系统研究儒学南传历史的第一本专著。  相似文献   
100.
浅议儒学传播社会化成功的根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学传播社会化成功的根源在于(1)传播方式上注重教化的作用,通过游说与辩论、讲学与著书跨越时空保存下来;(2)儒学内容根据政治需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适合了现实需要,因而未被时代淘汰;(3)儒家思想已物化成礼,更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实践和传播;(4)历代封建统治阶级都将儒学奉为官方哲学,并通过创立官学、统一经学、以功名利禄驱动等措施予以支持和推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