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2篇
  免费   405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管理学   407篇
劳动科学   12篇
民族学   115篇
人才学   52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3612篇
理论方法论   690篇
综合类   5818篇
社会学   326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37篇
  2022年   145篇
  2021年   281篇
  2020年   244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17篇
  2017年   207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418篇
  2014年   643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724篇
  2011年   757篇
  2010年   726篇
  2009年   726篇
  2008年   812篇
  2007年   736篇
  2006年   668篇
  2005年   575篇
  2004年   455篇
  2003年   419篇
  2002年   343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1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精神环境是社会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神环境随时记录着每个人的言行,储存着每个人的信息,将人们的精神活动凝结为社会的精神状态、精神面貌、社会风气等。在精神环境的互动过程中,每个人在不断地受到他人的影响的同时,也在影响他人,使每个人置身于精神环境之中,受其熏陶、感染和陶冶。精神环境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个人的全面发展。该文从对精神环境的特点、功能及国家和个人对精神环境的责任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使伦理在精神环境中进入一个新的视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一个新的领域。  相似文献   
82.
基督教和佛教都是高度伦理化的宗教 ,伦理思想是其宗教教义的重要内容。从伦理之来源、道德依据、行为规范、人性论、社会意义等方面对基督教和佛教的伦理观进行了比较 ,分析二者伦理观之同异 ,从而阐扬了两教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83.
依据其主要目的或动机 ,可将战争大致分为寻求生存必需型与维护生存质量型。寻求生存必需型战争的参战方根本目的在于 ,寻求更多的生存必需资源以缓解甚或消除其生存必需稀缺 ,因而以地缘为决定因素的传统领土安全观占主导地位。根本地由于技术、经济及社会变革 ,维护生存质量的战争中至少有一参战方目的在于维护自身或某部分人类的生存质量 ,它更多地由一种国际自由主义及人类安全观所决定。意识形态战争的大规模兴起直至二战结束基本完成了这一历史进程 ,其后 ,维护生存质量就逐渐成为战争的惟一或主要目的———虽然这存在重大政治和伦理困难  相似文献   
8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在探索管理理论的道路上 ,人的因素所占的比重逐渐加大 ,这与我国传统管理有不谋而合之处。宗法伦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以其重人伦、重道德为特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的管理理念。实际上 ,管理的核心内容是人的管理 ,而人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阶级性和地域性 ,受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这样 ,中国企业管理所应做的 ,就是立足于中国特有的历史人文环境 ,在西方有用的管理科学体系中注入宗法伦理的有效成分 ,从而整合出一套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5.
86.
邓小平政治伦理思想的特色是:在注重道德教育的同时,强调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的重要性;在发挥政治伦理功能方面上,强调领导干部必须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政治伦理的价值判断标准上,突出强调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在干部选拔任用上,强调干部自身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7.
在现代性语境下,美学的伦理话语主要表现为个体主义、普遍主义以及两者的复杂关系。个体主义的伦理话语作为世俗社会关系的观念表达,追求个体的感性自由,注重主体的物欲享受,为世俗生活形而下的性质提供了意识形态意义的辩护。同时,个体主义伦理话语也导致了人性异化的现实。普遍主义伦理话语是一种精神层面的现代性诉求,它出于对公共理性的维护,体现了人性形而上的意义追求。中国美学现代性的伦理话语是个体主义与普遍主义的统一形态。  相似文献   
88.
对法学家自身的职业伦理进行描述与反思是中国法学家对法律职业共同体展开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选择十种法学核心期刊,围绕论文的采用与发表这个主题进行数据统计与动态分析,可以初步认为,中国法学家的职业权力行使状况令人忧虑。从更为宽泛的意义上看,中国法学家还没有形成一个职业共同体,却形成了一个内部性的关系共同体。学术权力的制度化是中国法学家共同体建立的根本依据。  相似文献   
89.
当今,我国的环境问题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地步,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社会转型时期党和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目标,而现行的环境法律制度与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的不适性更加急迫地要求我国环境价值理念的升华.  相似文献   
90.
伦理是科技实践的一个内在维度,鉴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静态伦理体系的弊端日益凸现,因此,应建构一种开放性的伦理体系,以应对科技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应从现实性、前瞻性、反思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考量科技伦理精神的创新;并站在人类伦理实践发展史的角度,指出现代科技活动所引发和遭遇的诸多伦理问题都是人类伦理实践的必然延伸,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已有伦理向度在科技时代的延伸.最后指出,科技伦理所涉及的问题在四个层面的不断拓展,展现了科技伦理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