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90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56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36篇
丛书文集   2349篇
理论方法论   335篇
综合类   2947篇
社会学   147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1篇
  2015年   165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276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426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494篇
  2007年   471篇
  2006年   431篇
  2005年   413篇
  2004年   335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09篇
  2001年   147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文质     
正"文质"一词既可作为文论范畴的概念,也可作为审美范畴的概念。在先秦美学思想中,文与质涉及现实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刘勰在《文心雕龙——〈通变〉》中所论的"文质"史观是源于先秦儒家规范,泛指文风的华丽与质朴。将这一概念移植到编辑  相似文献   
152.
儒家伦理存在普适性和特殊性的论争所隐藏的意义是儒家伦理具有丰富多彩的样态。以伦理人类学为视角并通过"意义—实践"、"理一—分殊"的文化意义考察表明,儒家伦理之所以成为伦理传统是中国伦理型文化的必然,儒家伦理的合理性的解释力和价值只有在文化形态之中才具有可信性,儒家伦理只有在文化形态中才能展现其现代合理性,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3.
公私关系问题并非儒家的核心命题,但儒家对公私关系的论述却成为传统文化公共观念的主流价值观念,即立公灭私和贵公去私。文章主要分析了儒家贵公观的理论范式,认为儒家以公私二元对立为基本范畴,以贵公去私为核心理念,从形而上学本体论、日常伦理价值规范和"隆礼重法"的政治制度三个方面论证贵公观的合法性,使它成为封建君主专制社会的伦理规范和道义价值。传统儒家文化的贵公观虽然有其局限性,但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看,它对社会公共理性的养成、较完备的公共观念和主流的行政伦理文化都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4.
中国文化的延续不能没有儒学.现在儒学复兴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一些青年学者公开以当代儒家自命,要为儒学平反,要恢复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但是,有一种代表性观点指责说,提倡儒家价值就是反对西方所谓的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他们认为,儒家文化中缺少自由和民主文化的传统,所以导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君君臣臣的历史,而人类之所以是人类,总有一种普世价值是人类精神的共同追求,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为什么普世价值那么可怕,非要弄出一个中国价值与世界对立?  相似文献   
155.
李步云教授指出,宗教信仰自由问题是人权自由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宗教问题是很有前途的课题,应该大力开展研究。第二届法律与宗教学术研究会取得丰硕成果:在法律与宗教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督教对近代宪政的重要作用、圣经神学人格到宪法上的人格权的关系、中国传统文化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部门法中法律与宗教的关系,以及我国当前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的探讨。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如何进一步从法治层面保障公民的宗教自由,开放宗教市场,并与国际规则接轨,是我国在今后进一步改革开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6.
朝鲜家训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从家训中的经济内容中可见朝鲜士大夫在治产上讲究以农为本;治家则追求勤俭节约,凡事统筹安排,量入为出;对日常生活原则的规定中则透露出崇尚美德,救济同族,安贫乐道的士人精神。  相似文献   
157.
在抗战时期诸种民族精神诉求中,新儒家无疑是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这与中华民族当时面临的危局有关,也与新儒家为这种精神诉求提供了相对严谨的哲学论述有关.现代新儒家发端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至20世纪30年代形成重要影响.探讨这一哲学思潮对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理论贡献,对全面认识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8.
先秦“人本”思想之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思想并非是舶来品,早在我国先秦时期就有之,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都涉及过.先人们的这些思想在以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光大.今天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更应继承和发扬古已有之的"以人为本"思想,以人为核心,关注民生,使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159.
本文论述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的辩证发展.首先,考察西方公民意识的演进与内涵.其次,论述台湾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政治发展的三个时期的公民意识:(一)威权(刚性/柔性)统治时期的公民意识(1950年-80年代末);(二)民主转型时期的公民意识(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三)民主巩固时期的公民意识(20世纪90年代末迄今).从而得出公民意识与民主政治辩证发展的若干实践经验.台湾经历两次政党轮替后,所呈现的是:(一)公民社会由"二分法"朝向"三分法"的界定;(二)由宪政体制的巨大政治工程,转向社区治理的微型工程;(三)公民社会除了关心政治议题之外,也扩及文化公民权与公民美学;(四)审议式民主与公民社会的尝试.最后,本文提出初步的结论和议题讨论,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0.
儒家诚信伦理与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云强 《船山学刊》2009,(1):210-213
诚信是儒家伦理的重要规范,它作为一种精神资源在现代社会仍具有强大的生气和活力。科学挖掘和借鉴儒家诚信伦理的思想精华,使其与当代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内容融为一体,对于促进大学生诚信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实现廉洁教育的目标,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