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81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56篇
管理学   969篇
劳动科学   114篇
民族学   56篇
人才学   143篇
人口学   47篇
丛书文集   2156篇
理论方法论   391篇
综合类   3373篇
社会学   422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29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4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59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60篇
  2011年   566篇
  2010年   579篇
  2009年   581篇
  2008年   782篇
  2007年   664篇
  2006年   581篇
  2005年   480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245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45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99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人们对养老服务需求也随之提高,与此同时城乡间的养老服务体系的不公平问题也愈加凸显。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应逐步提高社会养老服务水平,增强社会养老服务的可持续性和服务性;建立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统一,增强社会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992.
网络道德审判是对传统道德审判的继承与发展,存在着显著的伦理困境:它理应通过激发正向羞耻感来促进对行为者的伦理教化,但在诸多情况中却因引发负向羞耻感而产生对行为者的伦理排斥。网络道德审判作为一种典型的道德评价形态,可以利用情感主义伦理学中的旁观者视角来加以考察。据此可发现,网络旁观者的同情、想象、事实判断能力存在着诸多困境,同时其群体性特征又进一步加剧了潜在的风险。实现公正的网络道德审判,需要汲取和借鉴“公正的旁观者”的多重意蕴来构建可能的伦理进路。  相似文献   
993.
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一种有期限的新型物权,合理、恰当地设置其期限,可以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进而稳定土地经营权使用者的未来土地收益,有利于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秩序,稳定地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益。新通过的《农村土地承包法》修订草案对耕地承包期届满后作出“再延长三十年”的修订,需要警惕落入形式化的“长久不变”而掩盖风险,因此要反思“自动续期三十年”背后的原委及可能的调整。从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及其期限设置的政策与法律变迁着手,论证了“长久不变”并不等于没有期限以及设置“每轮”的政策合理性,并阐述了实践中土地流转需要的差异性、变动性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期限设置的不匹配困境,凸显法律“适当调整”的必要性。将“长久不变”由“土地关系”的调整转向“土地利益”的调整,土地利益协调由形式公平转向实质公平,这直接体现出“适当调整”以均衡土地利益关系来回应“长久不变”的实质性与精准性。最后,从确保我国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实质“长久不变”的层面提出了“确保大稳定”“预期小调整”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994.
995.
996.
997.
案例1:因政策变动无法获得银行贷款,能否解除购房合同【案情简介】2012年10月,小宋通过某房产中介公司与小马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小宋向小马购得商品房一套,总价300万元,其中70%即210万元以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支付。在办理按揭贷款的过程中,银行通过审查,认为因小宋的收入过低,不具备足够的还款能力,因此只能审批发放贷款180万元。小宋因无力支付剩余的30万元房款,便产生了放弃购买房屋的想法,无奈合同已经签订,小马又拒绝解除合同,因此只能以情事变更为由,诉请法院解除合同。【案件结果】法院经审理认为,银行抵押贷款政策的变化,属于  相似文献   
998.
999.
传统观点认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诠释领导者秉公执法、讲究公平正义的经典实例,但它深刻反映了诸葛亮作为领导者在修为上的致命缺陷:自恋自大,只注重事务性工作,却不善于管理人才。诸葛亮在"挥泪斩马谡"过程中遭遇的公正歧义及其专断应对,折射出其授权障碍并导致人才管理的根基坍塌。为避免悲剧,领导者应遵守权变处置公正歧义的核心规则,即为事业服务、为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1000.
在实干环境下,"能者多劳"容易引致劳与不劳的矛盾、多劳与少劳结果的矛盾、上级苦心与下属不满的矛盾以及良好愿望与困境局面的矛盾,导致领导者陷入"左右都不对"的困境。究其根本,在于领导者未能立足公平底线、未能把握权责对应、未能平衡劳与得之间的关系、未能真正考虑下属情绪。领导者破解这一困境,需要依据岗位定职责,人人平等;考量贡献定报酬,公正决策;立足全局定任务,科学分配;兼顾感受定主次,合情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