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7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对比之前的中国古代社会,晚明社会的变化非常显著,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在各个领域产生了碰撞和融合,袁黄《了四训》,颜茂猷《迪吉录》,刘宗周《人谱》等善书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通过分析《了四训》中体现的立命观念和宗教思想,可以发现晚明精英儒家思想的世俗化、功利化的倾向,以及由此显示的正统儒家精英文化与晚明社会通俗文化之间的冲突和融合.  相似文献   
62.
楚竹书《物流形》第二部分文本以“察道”或“察一”为核心概念.“察一”是对“察道”的深化和具体化,“一”与“道”具有相应乃至等同关系,“一”为百物的本体;“察一”、“得一”与“守一”是一个连续的工夫过程,“察一”包括“心能胜心”和“心之所贵唯一”两个层面,并在此突出了“心”的“主宰”和“精一”作用;“修身而治邦家”是“察道”的两种功用,“小彻”、“小成”乃“修身”的两个层次,而“大彻”包括“先知四海”、“谋于千里”和“一焉而为天地稽”三个方面,“大成”指“大之以知天下,小之以治邦”的政治功用.此外,“人白为察”当为在楚地流传很久的一种修心之术,而不必以为稷下学之流裔.  相似文献   
63.
生态翻译学主张翻译应当在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进行译文选择,根据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转换程度的高低来评价译作。当代翻译家高健在翻译《瑞波··温克尔》的过程中充分适应其翻译生态环境,灵活运用翻译方法,成功地进行了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将原作的语言信息、文化内涵和交际意图较完美地展现了出来。  相似文献   
64.
晋天福四年(939年)“溪州之战”前,溪州彭氏土司司治尚无法确定。“溪州之战”后,彭士愁“乃迁州城,下于平岸”,此州治实亦位于今之会溪坪。此后,永顺彭氏土司之司治,先后兴废、迁徙三处:龙潭城、老司城、新司城。其中,集军事、政治功能为一体的“土司王宫”-- 老司城是研究中国土司制度不可多得的瑰宝。它是复原永顺土司社会结构、研究中国土司制度、中央与少数民族关系的重要物证,是研究土家族乃至华南民族史的重要资源。老司城选址与修建体现了自然地形和军事防御的完美统一,是中国城市发展史不可多得的实物案例。  相似文献   
65.
中期唐诗坛发生了题材倾向从重大、高雅向琐细、平的转变.韩孟、元白两大文人集团的唱和之作,明显地表现了这一特征.晚唐著名的松陵唱和中,皮日休、陆龟蒙等对此多有继承和发扬,诗的取材更为琐,多小视角,且多杂体.其唱和的深度无疑超越了前辈,而且把唱和这一诗歌存在方式真正传播到了民间.  相似文献   
66.
《凡物流形》的“贵君”、“贵心”和“贵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形》提出的百姓惟有重视政治权威君主、君主惟有重视自己的内心、自己的内心惟有重视统一的治道,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如何统治的政治逻辑。作为统治起点的百姓的贵君,意味着百姓对君主政治权威的认同,而不是把君主权威目的化;统治一旦从被统治者应该如何做转变为统治者应该如何做,统治者首先要做的是从自身的精神世界中获得统治的内在驱动力,然后将这种驱动力同客观化的统治原理一或道紧密地结合起来。从以一或道作为统治的最高原理和原则来看,《物流形》的政治思想属于黄老学的谱系。  相似文献   
67.
芬格莱特的<孔子:即而圣>一书是西方世界孔子研究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芬格莱特运用日常语言分析学派的言语行为理论,深入分析了孔子的礼学思想,自此从前多被忽视的孔子礼学思想成为西方学者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芬格莱特从日常生活与"礼"的关系、语言与"礼"的关系、道德与"礼"的关系三方面分析了孔子的礼学思想.纵观他的研究,芬格莱特似乎更强调"礼"之于人的行为方面的特性,而忽视了"礼"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抽象的秩序体系对人的心理和价值观念层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元代道教戏剧程式化结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特有的神仙信仰在丰富和充实元杂剧内容的同时,使仙仙--戏中戏的程式化结构成为可能,构成了元代道教戏剧[1]与众不同的审美意蕴和美学类型特征,促进了道教与戏剧之间的紧密结合与良性互动,在扩大道教影响力的同时推动了元杂剧进一步走向繁荣.本文旨在清晰勾勒元代道教戏剧的独特程式化结构,分析其艺术特色及成因,揭示道教信仰在其中的影响,展现元代道教戏剧的艺术价值与贡献.  相似文献   
69.
"保守主义革命"及其后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卫东 《河北学刊》2004,24(2):74-79
"保守主义革命"是德国20世纪初一场重要的理论思潮,对德国20世纪的政治结构、政治运动和政治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对"保守主义革命"的主要人物、核心范畴及其社会关联作了初步的论述.  相似文献   
70.
在先秦道家思想中,“一”与“道”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道”之“一”的哲学思想在上博楚竹书《物流形》中体现得最为丰富。“一”是《物流形》的关键概念,贯通于形上、形下和宇宙、人事之中,是生成万物的本根和万物存在的根据,而“流形成体”则是生成万物的基本方式。在竹书中,天地万物的生成具有循环论特征,并同时具有泛神论色彩。《物流形》的政治哲学以君主、圣人为论述对象,以“察一”“得一”“守一”为工夫,这三种工夫都具有“修身”和“治邦家”的功效,其中“察一”是全篇的重点和关键点。竹书由此阐述了外求与内求两种途径,并以心论为关键。《物流形》与许多传世文献和其他出土材料有相似之处,受到了《老子》的影响,它无疑属于道家著作,但目前不足以断定其为黄老学派的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