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43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70篇
管理学   148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25篇
人才学   102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159篇
理论方法论   353篇
综合类   5899篇
社会学   575篇
统计学   34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45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530篇
  2013年   479篇
  2012年   729篇
  2011年   824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687篇
  2008年   704篇
  2007年   588篇
  2006年   464篇
  2005年   465篇
  2004年   454篇
  2003年   343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312篇
  2000年   239篇
  1999年   114篇
  1998年   7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晚唐诗人黄滔诗作繁富而且影响较大,是研究晚唐语音的重要语料.对其诗韵进行穷尽式调查的基础上略作分析能证明王力先生晚唐--五代音系的可靠性,而其自身的特点也真实反映了当时实际口语的面貌.黄诗对于考察研究晚唐--五代语音无疑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2.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五十多年中 ,文史界对唐代史、文特别是唐诗的研究 ,可谓盛极一时。其论著之多 ,成就之大 ,都远非其他时代所可比。只是在唐诗研究中 ,主要集中在盛唐 ;以大历、元和为中心的中唐五六十年 ,诗人和诗作在数量上虽超过盛唐 ,而研究方面 ,除个别作者外 ,却比较近于冷落。其原因 ,一般认为不在量而在质 ,也就是说在艺术品质上 ,中唐不能与盛唐相比。但是从另一角度 ,也即从诗歌发展史的角度来看 ,中唐却完全不容忽视。随着中唐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变迁 ,诗歌从内容到形式 ,都起了不小的变化 ,而且在艺术的追求上颇有异彩纷呈之…  相似文献   
993.
李白在政治幻想中常常以为自己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希望在政治上有所作为,而实际上他的仕途是失败的。但当李白把才华运用于诗歌的艺术想象之中时,其创造性是超凡脱俗的,具有历千年而不朽的价值。绝句《下江陵》是李白在遭受政治打击之后创作的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作品,充分体现了诗人感觉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994.
西方音乐发展史的根源深远而漫长,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通。随着音乐的起源到它的进一步发展,音乐也具有一定时期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995.
作为一种别开生面的艺术尝试,李金发的象征主义诗歌择取了现代性所带来的颓废的审美情调,具体表现在对于生存/死亡、爱情/忧郁、自然/生命的审美意象上,呈现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姿态.  相似文献   
996.
张耀明的诗集《心草集》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人生旅途上的跋涉者和奋斗者;《心草集》中淌流着的是汩汩的诗情;《心草集》常常给人以哲理的启示。人格、诗情、哲理的有机融合,形成了张耀明诗歌美学主体框架的三维建构。  相似文献   
997.
战后 ,文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本文通过探讨战后文学的社会背景 ,阐述其特点 ,试图让人们了解面对战后日本的社会现状 ,文学家们曾艰难地用自己的理想去找寻文学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998.
王维生活在唐代统治者奉行"儒以治外,佛以治内,道以为祖,三教并举"治国方略的盛唐时期,他一生历尽坎坷,晚年虽身居高位而心意彷徨,在儒、道、佛三家思想的影响下,王维以诗赋情,借诗咏怀,演绎着中国传统文化左右下中国诗人共同的思想轨迹。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考察其对诗人及诗作的影响,对文学批评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9.
中唐诗人刘禹锡从顺宗贞元二十一年始任屯田员外郎,到文宗大和元年继任主客郎中,其间跨度达二十三年之久,这在唐代郎官中极其罕见,甚至对后期的郎官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刘禹锡三任郎官、四任刺史,长期的京城任职与刺史外放,对他的诗文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郎官经历与诗歌创作关系较为密切。具体而言,表现在诗歌中的郎官意识非常明显,其中的刘郎意象在中唐成为郎官的代名词,并在文士中流传广泛。郎官期间的诗歌创作主要反映了郎官悠闲精致的生活,游园与宴饮是最主要的两大主题。诗歌酬唱则成为其任职郎官期间的主要创作形式,在唱和形式和诗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新变,从而掀起了中唐唱和诗创作的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1000.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健全之“人”。从生命化教育历史发展的视角来看,古典教育观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强调生命具有理性和超越性,倡导生命交往式的师生关系,教育目的是培养整全的人。近代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运动“点亮”生命,在教育场域中体现为自然教育思潮强调个性化教育,致力于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文化修养。现代科学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教育的发展态势,极端的科学理性和工具理性导致独特生命个体的价值被漠视,教育忽视了对生命的关照。在回望人类思想宝库中蕴藏的生命教育思想,反思现代性教育潜藏问题的基础上,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实践层面提出构建新时代的生命化教育,以使教育更好地培养具有情怀和个性,更好引领社会进步发展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