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10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59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838篇
社会学   6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78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论唐代诗人的自然生态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诗人承传《风》《骚》及汉魏六朝文学的自然生态意识,同时由于受本朝儒、释、道思想的共同影响以及唐人投笔从戎的边塞生活,官吏贬谪地方的特殊身世等因素,唐代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达到了天人合一、空前融洽的地步。唐代诗人与草木虫鱼等自然生态和谐相处的诗歌世界,主要表现在十大方面,即:(一)与物谐乐;(二)以物为友;(三)颂物以美;(四)感物惠德;(五)赏物生趣;(六)悲物悯人;(七)由物悟理;(八)托物寄怀;(九)假物以讽;(十)护物有责。唐诗浓郁的自然生态意识,是唐诗精神的有力体现,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文学史、艺术史之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82.
汉唐时期,吴语经历了由偏僻蛮夷之音向细腻柔和的妙音的转变、地位由低到高由被北方人轻视到被认同接受甚至模仿的过程.唐人心目中吴语妩媚动听,风格轻柔悠扬.唐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吴语方言词汇较为普遍,成为具有重要意义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3.
2007年9月8日,大连外国语学院新生入学,一位年仅12岁的女孩在父亲的陪伴下前来报到。大外师生震惊:又是一位"神童"?父母是如何教育的?会不会又是下一个遁入空门的"宁铂"呢?  相似文献   
84.
响勤 《老人天地》2008,(2):21-21
那是个星期日,阴沉的天空飘着雪花,天冷地滑。上三年级的小外孙做完作业,就在家里折腾起来。只见他拎着一米长的塑料棍子当金箍棒,在客厅里转圈儿迈着猫步,还时不时地"嗖、嗖、嗖"抡着棒子冲啊、杀啊地杀做一团。我看得头昏眼花,便躲进书房读起书来。还没有看完3页,就听"哗啦啦"一声脆响,我忙到客厅,原来  相似文献   
85.
现在想起来,考电影学院的那段日子是不堪回首的,说是像做梦再贴切不过了。爸爸从小不让我沾文艺的边儿,认为唱歌跳舞会让人浮躁,他是很有一些自己的教育理论的,有段时间我迷上了宋词,他就很不主张,他说宋词的婉约容易使人感情脆弱,应该多读唐诗,或者像“九万里风鹏正举”这些词才更适合追求上进的年轻人。连让我学的书法都是颜真卿的颜  相似文献   
86.
魏晋南北朝诗坛模拟袭用之风盛行,诗人在模拟与重复中感受并彰显诗歌形式美的各种要素,对于促进古典诗歌走向成熟以及诗歌意象的形成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同时,因模拟袭用之风推动,魏晋南北朝诗坛出现了数量众多分别在内容、情境、语言、风格诸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诗篇,甚至导致传播过程中某些诗篇署名的混淆。探讨曹植五言诗与《古诗十九首》的相似,必须充分考虑上述因素。  相似文献   
87.
古文字教学,重在抓基础。所谓基础,就是对古汉字符号的系统全面把握与深刻认识。比如整理、摹释与解析甲骨文字形的过程,可谓是对古汉字的一种寻根之旅。较为成熟的甲骨文部首,本是字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在研究甲骨文的164个部首时,我们逐字摹写、分析与解读。在对部首、基本构件以及笔画熟悉的基础上,再从甲骨文单字的构形出发,结合辞例依据,参考传世古训,条分缕析,逐渐认识字形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现象,并从  相似文献   
88.
媒介作为表达与交流的工具,往往被人们作为一个单一的晶体对待,不加区分地用在各种层面的讨论中。但是,媒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晶体,它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有着不同的存在形式。这些存在形式有着自己的规定性和作用,与文学发生着不同的联系,对文学产生着不同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界至今为止注意不够,有必要做进一步的探讨。我们这里说的存在形式指的是媒介在时空中所取的物质形态。媒介是作为一种使相关双方发生关  相似文献   
89.
唐代和亲诗创作丰富,既反映了人们对和亲政策的思考,也反映了人们对和亲公主命运的深切关怀。和亲公主们的命运与大唐国力息息相关,是当时民族关系的晴雨表:国力上升期的初唐、盛唐的和亲公主们,基本上保持了被尊崇的地位,反映出的民族关系相对融洽;而中晚唐时期的和亲公主们则命运多舛,其时的民族关系较为紧张。  相似文献   
90.
在中国古代文学类的创作上,唐诗独领风骚。唐开元、天宝年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涌现出大批禀受山川英灵之气而天赋极高的诗人。他们既“既闲新声,复晓古体;文质半取,风骚两挟;言气骨则建安为传,论宫商则太康不逮”。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辞藻与抒写慷慨情怀汇而为一,诗人作诗笔参造化,韵律与抒情相辅相成,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长安又为四方学子的聚散地,所以形成不同创作风格的群体,也创作出各种诗歌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