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5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70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207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方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转型时期的地方政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治理困境。社会组织作为多元治理主体之一,在弥补政府公共服务不足、提升地方治理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山东省新泰市依托平安协会构建的平安共建机制,就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参与地方治理进行了有益探索,形成的"新泰模式"体现了政府权力向社会的回归和还政于民的治理趋势,这一模式为地方政府推进治理创新、进而实现"善治"提供了理论分析框架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一系列法律规章奠定了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的战略方向和蓝图。印尼以英联邦国家为模板进行公共部门会计改革已经有10多年,其核心是在现金制预算会计的基础上渐进式引入应计制会计、制定政府会计准则以及各级政府编制、审计和公开应计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但仍存在政府会计准则的遵循程度较低、政府财务报告质量低下以及政府财务报告未被充分利用等问题。高质量的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能够提升国家善治实务,国家善治所诉求的公开、透明、责任、参与、回应、有效等基本原则,诸多方面能够通过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实现。我国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可从循序渐进的改革、保持相关政策的统一性、建设自动化的政府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引入年度审计制度、提升报告的有用性、完善配套政策等角度借鉴印尼经验,以期促进国家善治实务、早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53.
政府回应能力是善治政府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善治程度的重要标准。基于善治的理论视角,从回应过程、内容、效果、时间、方式等方面阐释了政府回应能力的应然表征,对近年来我国政府回应能力的实然缺失及其产生根源进行了剖析,主张通过树立新公共服务理念、强化政府回应制度建设、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加快电子政府建设等措施予以提升政府回应能力。  相似文献   
54.
无论从整个国家的稳定还是从解决现实问题的角度上看,当代中国“善治”的主要对象就是基层社会。而村民参与和村干部监督关系的研究,对探索基层社会的“善治”有重要价值。为此,选取了湘西蒙县进行实证研究,分析结果表明:村民参与虽总体上对村干部履职有促进作用,但蒙县的村干部监督状况却并不理想,这源于村民参与的传统性质和村民自治的体制局限。为此需要为公民参与创造条件和实施县域地方自治,而它们的运行需要以公共利益的建构以及公民参与权的保障为基础——这最终将体现在问责制上。因此,打造健全的问责制及其所需的体制机制是基层社会“善治”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55.
当下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制约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保护越来越普遍地被认为是现代政府必须履行的几项最基本职能之一。政府和市场管理的失灵,使得选择多种组织形式提供环境这种特殊公共物品和服务成为一种必然。环境治理理论正是基于政府失灵等情况,在寻求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有效合作过程中发现的第三项,以管理为主导的政府垄断模式向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的战略转变是我国政府环境责任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56.
公共服务视域下的政府善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善治则是当代政府治理的最佳状态和必然选择。从公共服务的视角深入探讨政府善治的价值取向,剖析政府治理在公共服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阐明实现政府善治的基本路径,对于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7.
唐环 《天府新论》2010,(5):16-19
腐败已成为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社会政治顽疾,社会各界在不断地探索着反腐败的制度创新之路。善治,作为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适应了新型治理结构的需要,它所倡导的合法、透明、责任、法治、回应、有效等价值理念,能够有效的预防和治理腐败。依靠善治反腐败,是我国现阶段可供选择的反腐新思路。  相似文献   
58.
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以“善治”为目标,本文结合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柔性”服务,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地位,实现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培育社区参与,重建居民的主体责任,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以专业的力量促进基层社会自助、互助与公助,努力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59.
李堂  熊茜 《社科纵横》2014,(9):75-79
高度重视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软实力作用,是我们今后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增强社会永续发展活力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但是实际社会治理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存在主体模糊、内容片面、过程行政化、方法单一等现实问题。因此要改进社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社区治理,实现社区善治就必须健全完善党委的组织和领导,优化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治理功能,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介体,提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素质。  相似文献   
60.
公共政策道德性及其意义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关于公共政策特征的研究文章与理论专著虽然发表与出版的不少,但从道德角度观照公共政策或者探究公共政策的道德属性的似为不多。本文认为公共政策应具有道德性这一基本属性,而且还从公共政策自身需要、善治视域中的公共政策需要、增强党和政府政治合法性与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论证了公共政策道德性的多方面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