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7篇
管理学   11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82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51.
邱月明教授     
正邱月明,女,1966年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任教于白城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1989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1年10月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  相似文献   
52.
武斌     
《理论界》2008,(3):F0002-F0002
武斌,男,1953年4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现任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兼任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清宫史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历史学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53.
峻川 《公关世界》2008,(8):53-53
最近,温家宝总理慰问北川中学师生时,在课堂黑板上写下四个大字:“多难兴邦”!以此勉励复课学生在磨难中要更加坚强。那么,“多难兴邦”有何深刻的内涵?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黄枬森作了如下阐释。  相似文献   
54.
《金陵瞭望》2008,(22):93-96
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这篇文章是由南京大学哲学系教师胡福明撰写原稿,后来经过多次修改以《光明日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的。  相似文献   
55.
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着诸多障碍。湖北大学哲学系江畅认为,从人类生存方式的角度看,其根本性障碍在于当代人类普遍奉行的自由生存方式。自由生存方式是人类在否定奴役生存方式基础上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种人类自觉选择和追求的生存方式无疑具有合理性。但是,自由生存有其日益明显的缺陷和弊端。主要表现在:自利性。个人利益至高无上;物欲性。人的所有需要和欲望都被还原为物质需要和感性欲望;贪婪性。  相似文献   
56.
姜国柱,男,1938年4月生,辽宁省盖州市人。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哲学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中国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国学大师容肇祖教授,专攻宋明理学,1981年毕业,获哲学硕士学位。现任国防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国际汉学》编委、陕西横渠书院名誉院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学术顾问、《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学术顾问、宝鸡文理学院周秦伦理文化与现代道德价值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等,兼任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终身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  相似文献   
57.
<儒藏>是四川大学承担的国家"211工程"、"985工程"规划项目,中国孔子基金会"重大项目".经过数年努力,首批50册于2005年5月正式出版,已引起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评议.这里搜集和摘录了李学勤、张立文等专家学者关于川大<儒藏>首批成果的评议,汇录了郭齐、李文泽等<儒藏>参与者关于<儒藏>编纂体例的讨论.  相似文献   
58.
文章以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校友会为例,详细阐述我国知名高校校友工作特色。对我国高校校友工作的启发:充分认识校友工作的重要性;服务校友是高校校友工作的永恒主题;校友工作体制一体化建设;不断丰富校友工作形式。  相似文献   
59.
陈望衡教授     
陈望衡,湖南邵阳人,日本大阪大学文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二级)、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德  相似文献   
60.
《四川社科界》2007,(1):41-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速度的不断加快,中国与南亚区域在贸易、投资和工程承包等经贸合作领域得到了不断拓宽、层次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等相对比较优势的四川也自觉不自觉地融入了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浪潮中。四川大学“985”工程“南亚与中国藏区创新基地”、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杨文武博士主持完成的省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项目《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与对策》,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取得的成就、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和发展的潜在空间.提出了促进四川与南亚区域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