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37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40篇
理论方法论   37篇
综合类   391篇
社会学   50篇
统计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史华慈的<寻求富强:严复与西方>以为严复作<天演论>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反驳赫胥黎,替斯宾塞辩护,是不能成立的.这涉及到严复令史华慈大感困惑的一点:在决定论和唯意志论之间游移.这多少是因为史华慈深谙西方哲学中决定论和唯意志论的对立,而对中国哲学中从荀子到刘禹锡、柳宗元等,在传统的"天人之辩"上,主张"天人相分"的传统缺乏深入的了解,而严复恰恰是继承了这一传统.严复的理路,还可以在儒佛乃至民间心理中寻找到更多的依据,而史华慈所说的"力本论"其实是其一贯之道.  相似文献   
12.
关于明代传染病的初步考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传染病频发的时期,就其分布而言,南方明显多于北方。南方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及福建省。影响明代传染病地理分布的原因除了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灾荒与战争以外,在很大程度上,与南方山地的开发、流民移动的方向息息相关。明代传染病以瘟疫为最多,痢疾、伤寒、疟疾较为严重,鼠疫也有大面积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周晓虹 《社会学研究》2012,(3):1-22,242
作为20世纪上半叶居于主流地位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代表人物,孙本文在其从事研究的近30年间对中国社会学的早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经历直接影响到他从文化和心理因素入手,建构社会学综合学派的学术努力,这使他的学说带有鲜明的文化决定论和心理还原主义的色彩。在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的年代,孙本文充当了中国社会学建设者和评论者的双重角色,最早尝试用社会学理论来推动苦难中国的社会建设,并致力于创建一种中国化的社会学理论体系。这些努力,既反映了知识分子面对危机时的天真与无奈,也反映了社会学家介入现实时的执拗与不甘。而1949年革命胜利之前由他个人写成的《当代中国社会学》,庶几也就成了即将黯然退场的旧中国社会学家们的集体谢幕词。  相似文献   
14.
自由意志和决定论的争论由来已久,尤其是神经科学领域里贝特实验及其后续各种翻版实验证明自由意志是一种错觉之后,争论变得更加激烈。而持有一种相容性观点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既肯定了决定论又保留了自由意志的合理存在意义。这里不仅要为自由意志作辩护,而且认为自由意志的作用更胜于决定论的影响,并基于神经科学研究和人文精神需要的视角上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5.
"发展命题"是柯亨为历史唯物主义辩护的前提条件,其本质是技术决定论。但是,由于柯亨是从潜能的角度来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而没有将生产力看做是一定社会现实生产过程中正在发挥作用的力量,这就造成"发展命题"既缺乏马克思文本的支撑,也与历史经验不相一致。为了解决"发展命题"的理论基础问题,柯亨不得不求助于抽象的"人性"。由于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的是面向经验的具体分析,因此,企图借助于一般的理论公式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实现的必然性论证,这一做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不能相容。总之,无论是从马克思的文本、历史经验,还是就历史唯物主义的性质来说,历史唯物主义都不需要"发展命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借鉴社会学与哲学相关著作与分析,理清人类社会互动自始至终的发展脉络,依托于现代化的交流平台,浅析社会互动在现代化技术下的践行效果,从而达到对社会互动在历史与现实条件下的新认知与体会。  相似文献   
17.
伊尼斯是北美媒介环境学派的主要理论奠基者,其传播理论主要由传播偏向论、媒介决定论、西方文明危机论等核心观念构成。这些传播观念渊源有自,是在继承前辈理论家传播思想的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本文对伊尼斯传播理论的核心观点从学术思想史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这些理论观念的学术渊源和思想谱系,对深入理解伊尼斯的传播理论,给予其合理的学术评价与学术地位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社会认知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提出三元交互决定论,认为个体、环境、行为三者之间互为因果,每两者之间都具有双向的互动和决定关系。幼儿园新教师入职过程是教师个人、幼儿园环境以及教师行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本文试图以三元交互决定论为理论基础,来探讨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问题,并从教师个体认知、幼儿园环境以及教师个体行为三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以期对幼儿园新教师职业适应问题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论藏族的丧葬风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什么全民信仰藏传佛教的藏民族,其丧葬的主要类型不是佛教所推崇的火葬而是天葬?为什么最高级的葬法是塔葬而不是最流行的天葬?为什么土葬的兴衰史与苯教的兴衰史相一致?文章从藏族的地理环境、宗教文化与民族史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藏民族葬俗双因素决定理论:地理环境与宗教交互作用决定了藏民族葬俗,地理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宗教的决定性影响,特别是苯教所推崇的土葬和佛教所推崇的火葬的影响;而宗教又削弱了地理环境对葬俗的限制和束缚。  相似文献   
20.
孟谦 《社区》2015,(25):1-1
居住环境是否美丽,在不同人眼中标准不同。在建筑工程人员看来,其美丽来自初始的完美设计和后期高质量的施工;在外来旅行者看来,美丽来自于其特色地理环境、民居风格和人文风情;在管理者来看,美丽来自于所辖区域的安定与有序。但归根到底人居环境是否美丽,居于其间人们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过上了城市生活,但如果问什么是城市生活,却很难得到让人满意的答案。往往城市越大,人们对到底应该过怎样的生活越不清楚,对于居住环境的评价大约只能说出个房价来,而说到房价,人人都知道它和是否住得惬意并没太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