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27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17篇
人才学   10篇
丛书文集   847篇
理论方法论   157篇
综合类   1738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74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05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35篇
  2007年   211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作家戴耕玖先生搞文学起劲,搞研究也认真。本文中他就轩辕古刹的来历,大胆设想,小心求证,却也中规中矩,似可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992.
993.
唐代史料笔记《酉阳杂俎》记载了许多基层军事组织的佛教信仰情况,如《金刚经》信仰、天王信仰,反映了唐代军事组织主流的佛教信仰的同时,弥补了正史所缺乏的一些下层信仰情况。是书对唐代很重要的弥勒、观音信仰没有反映,也透露着唐代军事组织佛教信仰各支力量存在样态的各自命运和不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994.
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佛教的兴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于论述西夏时期河西走廊佛教复兴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团之外,并详细地记述了当时当地的庙宇、石窟寺、高僧及其礼佛活动状况。  相似文献   
995.
佛教在传译过程中同音韵结下了不解之缘,音韵在佛学研究中起着工具和桥梁作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1、音韵与佛经音译2、音韵与佛教史3、音韵与佛教义理。  相似文献   
996.
南北朝佛教之昌盛使赋体文学深受浸染。佛教题材或直接、或间接对赋有所渗入。就创作主体而言,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赋僧和僧赋。就创作艺术而论,佛经译传从音韵和修辞等方面丰富了赋的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997.
佛教交流是隋唐时期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交流的途径上,既有日本政府向中国派出的遣隋使、遣唐使,又有中国僧侣应日本之邀或出于自发的赴日传法。隋唐时期中日佛教交流活动构成了中日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它对推动中日佛教体系的共同完善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8.
内化在民俗性格中的佛教观念对我国民众的行为方式乃至信仰心理都产生了广泛而稳定的影响。同时,当代的民俗生活也正以其新的价值取向冲击着传统的心理积淀,使佛教呈现出了鲜明的世俗化倾向。从而印证:只有根基于民俗生活、适应民俗心理需求的宗教,才是有生命力的宗教。  相似文献   
999.
桑耶寺辩论会 (亦称吐蕃僧诤 )是 8世纪由赤松德赞王主持召开的一次影响深远的佛法辩论会。会议在围绕如何修行成佛的问题上提出了顿悟和渐修两种方法 ,故又称“顿渐之争”。围绕这两大问题 ,双方具体讨论了“佛性论”和“观心与观行” ,这也是桑耶寺辩论会争论的焦点或核心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