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5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0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思辨能力的培养对研究生研究能力培养的基础,本课程采用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主要探讨教师在教学实施中的角色和策略,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13.
本文简要概述了对教学与测试的发展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旧版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着重介绍国内论述较少的新版分类理念和内容,评述新旧版本的异同,以及新版的应用实例,以期对国内教育界尤其是外语教学与测试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马扎诺的教育目标新分类学是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出了一个二维分类模型,并综合了心理学研究的各方面成果,在设计教育目标、考评中体现出很高的实践价值。2018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秉持了以往的特色与风格,运用马扎诺教育目标新分类学对2018年高考江苏政治卷的选择题加以考评,能够对今后政治试卷的出题起到积极的改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20年代,在北平成立的新月派与伦敦布鲁姆斯伯里的戈登广场上一群知识分子之间的跨语际交流关系,余响远播,萦绕至今。随着他们之间往来书信的曝光,这段被传为佳话的东西方文化之遇,承载着彼时不同传统和场域的文化、思想、观念彼此照面,激荡并沉淀了丰盈的历史记忆。这场思想与文化的交汇实践,虽被岁月海浪冲刷掩埋,然而,从今天的文化与思想史语境来看,钩沉其意义和价值仍然显得非常有趣和必要。  相似文献   
16.
哈罗得·布鲁姆的<西方正典>就是一部审美经典,<论经典>作为本书的第一篇所表达的核心就是审美的文学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建构的经典观.本文试图从"审美自主性""审美批评""经典的特性"这三个角度解读作者经典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17.
胡茗茗诗歌来自于丰富的现代经验,她频繁调用了物质分类学、数字计算术和经验地理学等来编织诗意空间,描画情感天地,完成自我与世界、自然与人生之间的交往和对接.不止于此,诗人还能站在存在主义的哲学高度,来审视世界与生命的本质.  相似文献   
18.
孙康宜  陈磊 《中国学术》2001,3(3):81-94
著名文学批评家哈罗德&#183;布鲁姆(Harold Bloom)曾说,伟大的作家总是那些“简直就是压倒传统并包罗它的人们”。陶潜(365?—427年)这位曾多少个世纪来激发起文学史家研究兴趣的中国传统中最早的诗人之一,也正是这样的一位诗人。陶潜一生才写了约一百五十首诗、十篇文与赋,在当时的文坛上又是一个边缘人物,他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居然能占有如此重要的经典位置,这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在文学史上他的经典化的一个关键时刻就在于苏轼宣称陶潜是一位空前的大诗人,  相似文献   
19.
布鲁姆分类法有助于教师考核学生和评价教师教学。目前国际营销课程考试与布鲁姆分类法的要求存在差距。探讨了布鲁姆分类法在国际营销学课程考核中的具体应用,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生是否具备当今全球商业竞争必须获得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相似文献   
20.
从布鲁姆"影响即误读"的观点来看,现代中国关学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我国学界不断误读西方美学的历史.这种误读主要表现为三种方式:误解、误评和误构.文章依次分析了这三种误读方式各自的特征、表现、原因及其对中国美学的影响,并且指出,在中国未来的美学研究和美学发展中,应当最大限度地克服对西方美学的误解,努力减少对西方美学的非学术性误评和惟我独尊式的学术性误评,并在认真研究和积极借鉴西方美学成果的基础上,自觉追求一种既具现代性又富本土化特色的理论误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