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93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106篇
管理学   2912篇
劳动科学   151篇
民族学   405篇
人才学   591篇
人口学   169篇
丛书文集   5979篇
理论方法论   1084篇
综合类   11163篇
社会学   2602篇
统计学   495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126篇
  2021年   282篇
  2020年   293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145篇
  2017年   251篇
  2016年   325篇
  2015年   554篇
  2014年   1451篇
  2013年   1407篇
  2012年   1687篇
  2011年   2027篇
  2010年   2108篇
  2009年   2256篇
  2008年   2409篇
  2007年   1927篇
  2006年   1522篇
  2005年   1300篇
  2004年   989篇
  2003年   778篇
  2002年   878篇
  2001年   744篇
  2000年   821篇
  1999年   278篇
  1998年   164篇
  1997年   80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32.
33.
中外科学教育实践方式和目标不同,学生成才类型也不同。中国学生学习基础扎实,擅长解题答题,学习被动,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国外学生动手能力强,富有创造精神,学习主动,但基础相对较差。比较中外科学教育利弊得失,对深化我国教育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埃及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国家。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埃及文明处于顶峰。她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5000多年,公元前4000年前后就出现了氏族公社,第一王朝约建立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约4600年的高耸入云的金字塔和雄踞塔旁的狮身人面像是古埃及人劳动、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令今人驻足兴叹的历史胜地。在世界七大奇迹中,埃及的金字塔和亚历山大灯塔就占据其二。上埃及神庙之宏伟,开罗国家博物馆展出饰品之精细绚丽,恐怕3000多年后的现代人制造起来亦非易事。  相似文献   
35.
本世纪60年代以来,以库恩、拉卡托斯、费伊尔阿本德等为代表的历史主义者,从科学史的研究出发,打破旧的传统,提出了科学进步是以某种“突变”为契机的发展模式。本文所讨论的就是历史主义科学发展模式中“革命”或“突变”所引起的科学理论在某些内容上导致的损失,亦即“库恩损失”问题,评价历史主义者关于这些问题的不同解答。  相似文献   
36.
无意识是一种不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在科学创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无意识心理活动与科学创造的关系问题加以探讨,重点分析无意识的深隐性、可解性、偶现性的内在和谐以及三者之间的和谐互动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7.
半个世纪以来 ,李约瑟博士提出的难题 ,引起了我国学者的热烈讨论。本文仅从中国社会文化价值因素和社会结构的角度对中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进行再探讨。中国近代社会是封建专制、封闭禁锢的社会结构 ,其特征是高度集权、封闭禁锢、以人治代替法制 ,这种社会结构形成了一种内向的、稳定的、隔绝的文化机制。因此 ,阻碍了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复杂性是世界的客观本质属性 ,是事物发展的主要方式 ,复杂性思维方式将成为人类思维的主导形式。偶然性在自然界中存在普遍性和客观性 ,世界上存在着一类“绝对”偶然事件或内在随机性。  相似文献   
39.
本文针对目前实施素质教育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从认识论角度探讨素质教育多层次理论与相应实践层次之间如何实现有效转化的问题 ,从而揭示了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桥梁作用 ,并进一步指明了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实践观的具体方法 ,及其对加快素质教育理论建构、有效推进素质教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勒全生 《社区》2002,(1):44-44
最近,一则翻译短文在京城的百姓中间流传。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看了这篇描述现代生活困境的小文,发发愣,然后用电子邮件把它转发给亲朋好友。很多人看了都深有同感。您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