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81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51篇
管理学   4643篇
劳动科学   653篇
民族学   114篇
人才学   845篇
人口学   123篇
丛书文集   2231篇
理论方法论   635篇
综合类   5172篇
社会学   1682篇
统计学   53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35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350篇
  2014年   1287篇
  2013年   1003篇
  2012年   1254篇
  2011年   1775篇
  2010年   1584篇
  2009年   1593篇
  2008年   1640篇
  2007年   940篇
  2006年   895篇
  2005年   975篇
  2004年   631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98篇
  2001年   294篇
  2000年   243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 资阳电力公司为了加强对多种经营公司的管理,特别是对现在所进行的一、二期工程项目的管理,通过招标及多方面考察,决定采用金蝶软件公司的K3ERP系统。双方确立整个项目的实施核心是加强对农网改造工程的管理,具体实施目标如下: 实现各种报表的快速查询,尽量使所有的财务数据能够实现在报表系统内自动生成;实现财务信息、物资信息的共享,能够实现财务对物资的及时核算和控制。完善采购管理,能够实现价  相似文献   
992.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商投资W公司过程中发生一系列事件的描述,揭示了高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及其独特成因。与传统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同的是,人力资本及其控制的无形资产对高科技企业价值的贡献相对于有形资产的重要性大大提高,而且人力资本与增长机会和价值驱动资源控制权高度粘合,但这些资源并不能由法律上的所有者控制,出现企业法律所有权与价值驱动因素控制权分离的格局。本文最后对风险投资商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93.
日本的公司治理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其改革动因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20世纪90年代以前,日本的公司治理强化了它的企业竞争优势,一度让美国深感不安。而90年代后,日本的公司治理却又演化为经济发展的羁绊,个中原因耐人寻味。本文首先探讨了日本公司治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分析了90年代后日本公司治理改革的根本动因。文章的分析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图提供一些更有说服力的见解。  相似文献   
994.
国外企业经营者报酬理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企业经营者报酬在国外引起广泛的关注. 早期的主流学派代理理论集中于对报酬与业绩 的敏感性研究. 近期人力资本学派、劳动力市场学派和“企业组织”学派从经营者人力资本、经 理市场和企业组织特征等角度对企业经营者报酬理论又有新的发展. 未来的研究将通过注重 各种理论的融合,寻求经营者报酬的综合分析模型来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5.
龚翔 《管理科学》2002,15(6):38-40
目前,我国公司债券融资发展速度缓慢,企业对股票融资和银行贷款更加偏重.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现有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完善,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消除公司债券融资障碍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6.
<正> 关于内部人控制的含义学术界现有两种标准:格罗斯曼——哈特标准与米尔洛罗姆——罗伯特标准。本文把企业经理人员在事实上掌握了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与剩余索取权的现象称为内部人控制。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一个思路是“放权让利”,将剩余索取权和经营决策权从政府转移给企业,结果使企业的监督成本迅速上升,政府难以对企业实施有效的监督,企业经理人员实际占有的剩余份额远远超过政策上规定和统计上显示的份额。  相似文献   
997.
<正>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国有企业的公司化改造。实践表明,改造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董事会徒具其表、股东过于集中、经理权力过大缺乏约束等等。 通过对美、日、德三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借鉴,我国的国有企业公司化改造中设置公司治理结构应注重解决以下问题: 1、公司制度的有效运转需要恰当的所有制结构。 这里指的所有制结构是拥有所有权的当事人(股东等)的构成。在美国,法律明文规定禁止公司之间相互持股。一是认为公司之间,金融机构与实业公司之间相互持  相似文献   
998.
<正> 1993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了世界富豪的座次。最富有的家族就是开设沃尔一马尔特百货连锁店的沃尔顿家族。而这个企业集团的创始人就是山姆·沃尔顿。 在美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沃尔——马尔特公司,沃尔顿家族拥有该公司39%的股份,价值211亿美元,是美国最富有的家族之一,而沃尔顿私人财产超过40亿美元。一个出身农民家族的杂货店售货员,经过40多年的奋斗,创造出宏伟事业,他的成功决非偶然。 1918年出生在美国密西西比州农民家庭的沃尔顿,  相似文献   
999.
<正> 建设工业(集团)公司1992年11月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中,推出“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制”分配办法,对生产车间每月按完成的入库合格产品数计算工资总额,“工效挂钩”,多做多得,拉开了分配上的差距,调动了车间和职工积极性,促进了生产经营。 一、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制的含义 所谓单位产品工资含量包干制,就是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年度生产经营计划,核定车何当年的承包任务,并据此计算出总工时。再将车间当年的基本工资、浮动工资、奖金、加班费、夜班费捆在一起,摊入工时,确定单件  相似文献   
1000.
物业管理:何时成方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澄  高燕 《经营管理者》1999,(12):31-32
<正> 翻牌公司老爷脾气不改 目前全国90%的房屋物业管理仍沿用传统的房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那些由房管所转变而来的翻牌物管公司,官商作风不改,忽视自身建设,对居民时常仰起了高昂的“头颅”,而且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单纯地把物业管理公司看成房管所的翻版,对专业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一概不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