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7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57篇
劳动科学   20篇
民族学   22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9篇
丛书文集   87篇
理论方法论   98篇
综合类   315篇
社会学   236篇
统计学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152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2 毫秒
91.
汶川大地震报道在美国大报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纽约时报>在寻找天灾中的人祸因素;<华盛顿邮报>在突显地震后的风险判断,并把这种风险判断延伸至美国加州;<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向世界宣传汶川地震后的救灾情况.这些特色皆源自于环境新闻的相关理论.并为保护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里的人类中心主义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92.
在几千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历经磨难,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特征的民族精神,这一民族精神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和政治含义,但其所彰显的诸如爱国情怀、奋斗精神、勤劳品质等核心价值观都是一衣贯之的,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灼现铄铄光辉。在这次震惊世界的地震灾难面前,中华民族再次达到了空前的团结,民族精神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里得到了进一步的彰显与升华。总结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是当前理论工作者应该深入探讨和挖掘的课题。  相似文献   
93.
国殇     
我们对中国政府和紧急救援机构对这一悲剧所做出的迅速的反应给予赞扬。——安理会5月轮值主席、英国常驻联合国大使索沃斯  相似文献   
94.
中国新闻     
四川大地震联合国灾害评估与协调队待命;全球淡水物种首次建立物种图谱数据库;垃圾制成生物碳抑制废气排放、改善土壤;航空业将对环境造成巨大冲击;北极冰层今夏可能创面积最小纪录。  相似文献   
95.
96.
本文通过比较1976年唐山大地震与2008年汶川大地震灾情的异同。阐明了汶川地震救灾工作在民族精神彰显、以民生为重、透明公开、民间力量突显、民主决策、凝聚民心六个方面的特点,六者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施政理念。  相似文献   
97.
大爱无边     
《中国社会导刊》2008,(16):16-17
镜头一:用身体保护她的那两个人是谁 这是一个大约3岁的小女孩。由于受到过度刺激,她始终不发一言,谁也不知道她的名字和年龄。  相似文献   
98.
宗平 《老友》2008,(6):16-17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发生的强度最大、面积最广、破坏力最强的一次特大地震灾害。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汶川大地震紧紧揪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人们关注震区每一个村落的灾情,人们期待每一片废墟下生命的搜寻,人  相似文献   
99.
5月16目,北京的一群生意人为一个生日聚会凑到了一起."5·12"汶川大地震的惨烈场景梦魇般在他们心头挥之不去.无心吃喝,嗟叹痛惜之余,去灾区做志愿者的想法渐渐清晰.  相似文献   
100.
信息传播是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是其他一切功能的基础。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基本功能能够产生强大的传播力,使大众传媒在突发性灾难事件中成为一支强有力的救援力量。本文以中央电视台汶川地震直播报道为例,将人们熟知的信息传播的基本信条对象化,具体分析了电视灾难报道的成功经验,即及时准确的信息响应、全面客观的传播立场、全局视野中的立体报道模式以及导向明确的注意力管理,以期为今后的灾难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